廬山市蓼南中心小學:黨建引領德育工作 共育“蓼子花”開
九江新聞網訊?位于鄱陽湖畔的江西省廬山市蓼南中心小學,一場關于黨建與德育深度融合的實踐活動正在這所學校悄然開始,獨特的教育理念和變革也成為學校培養新時代少年的“搖籃”,立德樹人是學校教育的根本任務,也是學校黨建工作的核心所在。學校積極探索黨建與德育的融合路徑,打造了“初心引航,愛心養正”的黨建品牌。
黨建引領,鑄魂育人
學校成立了以黨支部書記為組長的黨建工作領導小組,并從師資隊伍建設入手,加強黨員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教師的政治站位,將思想統一到“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高度上來。明確班主任、科任教師育人工作職責,對課程思政、活動思政提出明確要求,制定德育考核等相關評價制度。平時開展“黨員先鋒崗”“書記上黨課”“黨員示范課”等活動,以黨員名師互幫互促、黨務校務深度融合,把黨的教育方針貫徹到學校各項工作,讓黨員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用實際行動影響和帶動全校師生。
德育為先,潤物無聲
學校以黨建工作統領學校工作全局,組織開展“國旗下的講話”“紅領巾廣播之聲”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充實“黨建帶隊建”主題教育,推動學校“雙減”“五項管理”“課后服務”等重要工作落地。以開展紅色“五個一”活動為載體,即:會朗誦一首紅色詩詞、會講一個紅色故事、會唱一首紅色歌曲、會編創一期紅色畫報、會演一個紅色經典劇,播種紅色基因,傳承革命精神,使每位黨員成為學生成長道路上“紅色引路人”。推行“德育+”模式,德育融入學科教學、日常管理、社團活動等多個方面。在語文課上,老師們結合課文內容,引導學生討論誠信、勇敢、責任等道德品質的重要性;在勞動實踐課上,通過種植、采摘、收割等體驗活動,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習慣,樂享勞動的喜悅。學校設立的“小小志愿者”崗位,通過組織志愿服務、社會實踐等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鍛煉成長。
體藝融合,美美與共
“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是教育的根本問題。學校黨支部緊緊抓住這一教育本質,以黨建帶團建、促隊建,注重藝術與體育相結合,通過推廣校園大課間健身操,舉辦秋季運動會、趣味運動會,增強學生身體素質。定期組織藝術展覽和社團成果匯報演出,為學生搭建放飛夢想的舞臺,收獲快樂與成長。同時,學校結合傳統節日和文化慶典,開展系列文化體驗活動,如書法、繪畫、舞蹈、課本劇、經典誦讀等,增強學生責任擔當意識,激活學校少先隊組織朝氣和活力。這一系列體藝融合教育模式,不僅提升了學生的體育素養與體質健康水平,還培養了他們的審美情趣和人文素養,實現了“美美與共”的教育目標。
家校共育,點亮心燈
學校健全從“校門”到“家門”的校家社共育新機制。通過開展家訪、幫教特殊群體、定期舉辦家長學校、家長開放日等活動,開門辦教育,邀請家長代表走進學校,讓家長知曉學校工作的流程和要求,讓家長理解支持學校的工作,增強家庭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經過一年多的實踐,學校通過校園文化資源,打造了以“蓼子花”為主題的文化品牌,不僅展示了學校的辦學特色和文化內涵,還成為了激勵學生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學校黨支部書記表示,將繼續努力以黨建促德育,以德育助成長,創新育人方式,讓每一朵“蓼子花”都能在陽光照耀和雨露滋潤下茁壯成長。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