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八里湖新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在塔水橋村開展“九九重陽 敬老愛老”文明實踐活動。八里湖新區的志愿者們早早地布置好活動現場,為老人們營造出溫馨、舒適的節日氛圍。他們攙扶老人們就座,詢問他們的生活狀況和身體情況,讓老人們感受到濃濃的關愛之情。 在現場的愛心攝影區,攝影師為百名老人提供拍攝服務,定格下老人們一張張自然祥和的笑臉。 當天還舉行了精彩的文藝演出。演職人員用歡快的舞蹈、動聽的歌聲傳遞出敬老愛老的正能量,也表達對老人們的深深祝福。 10月8日,永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大講堂開展“我們的節日·重陽”文藝匯演文明實踐活動。越劇紅樓夢選段《天上掉下個林妹妹》、男聲獨唱《山歌唱出好兆頭》、現代京劇紅色娘子軍選段《永葆戰斗青春》、黃梅戲《天仙配》選段、全體大合唱《歌唱祖國》等節目精彩上演,為老人們提供了一個歡樂、溫馨的節日氛圍,讓老年人感受到社會的尊重與關愛,進一步弘揚了尊老、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 10月9日,彭澤縣太平關鄉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在永樂村開展“九九重陽節 濃濃敬老情”重陽節文藝匯演活動。活動現場,志愿者和老人們共同高唱紅歌,禮贊偉大祖國的繁榮富強,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 10月10日,重陽節來臨之際,市委宣傳部駐村工作隊聯合市演藝交流促進中心在柴桑區新塘鄉胡橋村文明實踐站開展“黨的聲音進萬家”文化惠民演出,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老、敬老、助老的傳統美德,營造關愛老年人的良好社會氛圍,讓老年人度過一個有品質、有溫度、有文化的重陽節。歌曲《五星紅旗》《領航》等唱出老百姓的心聲,快板《喜慶二十大》、黃梅戲《十五的月亮為誰圓》、小品《歡天喜地》等一個個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節目輪番上演,贏得鄉親們的陣陣掌聲。 文藝演出走進鄉村,將文化盛宴帶到田間地頭,豐富村民精神生活,進一步加深了他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認同,彰顯了鄉村振興中文化先行的力量與政府對民眾福祉的深切關懷。 10月8日,修水縣征村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我們的節日·重陽”文藝匯演,全村400多名老人共度節日,過了一把“花燈癮”。2006年,全豐花燈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說唱內容從傳統的歷史唱本中脫穎而出,更豐富多元、貼近生活、緊跟時代,包含了本地的紅色故事、好事新風、反詐防溺、政策宣傳等鮮活素材,通過結合我們的節日、送戲下鄉等活動,不斷豐富廣大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10月10日,瑞昌市蘇家墩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聯合共建單位瑞昌市第七小學師生服務隊走進敬老院開展“愛在重陽 孝潤童心”重陽節主題實踐活動。 “我心中有個太陽,我心中有個月亮……”在秋日溫暖的陽光照耀下,來自瑞昌市第七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們正在為老人們表演精心準備的歌唱節目。孩子們還為老人們打掃庭院衛生、整理房間,為他們送上節日的慰問品和祝福。“學校師生的溫暖演出、志愿者的免費問診,讓我們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關愛!”76歲的陳奶奶開心地說。 10月8日,德安縣車橋鎮昆山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舉辦重陽節文明實踐活動,給村里老人辦了一場難忘的重陽午宴。 新鮮熱乎的清炒竹筍等菜品一出鍋,志愿者徐林崗就馬不停蹄在廚房與餐桌間穿梭。“重陽宴活動每年都辦,請村里一百多名老人吃飯,廚房忙不過來的時候我就來搭把手。” 為舉辦此次重陽宴活動,村干部們幾天前就開始準備食材,除熏肉等本地特色菜,還有一些易消化的時令蔬菜,葷素搭配,營養均衡,老人們吃得贊不絕口。 年逾古稀的易林秀是重陽宴的“常客”。“每年的重陽宴我都參加,跟大家聚在一起吃飯,很開心。”她邊吃邊回憶,“以前生活條件比較苦,只有過年才能聚在一起吃飯,現在生活條件好了,重陽節也像過年一樣熱鬧。” 為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老、敬老、助老的傳統美德,戴家垅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九九重陽節 濃濃敬老情”重陽節主題活動。 此次趣味活動,以輕運動、趣味性為主,設置夾乒乓球、套圈圈等輕松的游戲項目。活動中,老人們秉承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精神,舉手投足間盡顯老將風采。隨后,社區工作人員準備了長壽面,表達對老人們的節日祝福。
已有 0 人贊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