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智共研,有“備”而來——柴桑區第六小學開展五年級語文教研活動
九江新聞網訊(胡雅文)為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促進教師間的教學經驗交流,10月15日、17日,柴桑區第六小學開展了五年級語文“集體備課-無生試講-集體評課”等系列教研活動。本次活動由科研處組織,主管教學的工會主席李美衛、科研處主任劉麗珍以及五年級全體語文教師參加了本次活動。
10月15日上午,集體備課活動正式開始。主備人喻皇玉老師首先發言,她一邊演示課件,一邊認真講解《示兒》及《古人談讀書》的教學是如何設計的。喻老師從時代背景、作者生平、詩詞意境、教育意義等多個維度進行了詳盡的分析。同年級其他教師認真傾聽后,紛紛各抒己見,相互啟發,確保教學設計既符合學生認知特點,又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愛國情懷,同時引導學生體會古人對讀書的重視與智慧。
備課成果在隨后的無生課堂上得到了生動展現。10月17日下午,喻老師以飽滿的熱情、精妙的設計,引導大家穿越時空,與陸游、孔子等先賢進行了一場心靈的對話。《示兒》一課,教師通過深情的誦讀、細致的講解,讓大家深刻感受到了詩人陸游臨終前對國家統一的渴望與悲壯之情,激發了學生的愛國情懷。而在《古人談讀書》的教學中,教師則巧妙運用了角色扮演、小組討論等互動方式,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領悟到了古人對學習的熱愛與執著,以及對學習方法的獨到見解。
試講結束后,教研組隨即組織了評課活動。教師們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專業的眼光,對每一節課進行了細致入微的點評。大家既肯定了授課教師的亮點與創新之處,如情感投入、情境創設等,也中肯地指出了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改進建議。
本次五年級語文《示兒》與《古人談讀書》集體備課、試講及評課活動,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的一次深情回望,更是對現代教育理念的一次生動實踐。它不僅加深了教師們對教材的理解與把握,也促進了教學技能的相互學習與提升。我們相信,通過這樣的活動,柴桑區第六小學的語文教學將會更加豐富多彩,六小學子也將在傳統文化的滋養下茁壯成長。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