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路街道:黨建賦能“一老一小”,用心用情守護“朝夕”幸福
九江新聞網訊?近年來,人民路街道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整合轄區資源,凝聚多方力量,創新方式方法,讓溫暖可觸可感,實效可見可及,全面提高“一老一小”幸福指數,從細微之處守護“朝夕”美好。
優化陣地建設,賦能“一老一小”服務平臺。聚焦“一老一小”實際需求,依托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陣地,打造婦女兒童之家、社區學校、桌式足球體驗中心、杏林文化體驗中心、小月芽書屋、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等,讓“一老一小”群體擁有一個可學習、可玩耍、可休閑的暖心好去處。婦女兒童之家通過創意活動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交流,社區學校為“一老一小”提供豐富精神食糧,杏林文化體驗中心為老年人群體提供健康義診、中醫針灸診療等優質服務。同時,街道秉持“老有頤養、幼有善育”服務理念,打造社區居家養老中心20家,日間照料中心1家,養老服務中心1家,社區幸福食堂8家,托幼中心2家,其中女兒街社區幸福食堂創新設立“志愿服務+企業運營”模式,自今年7月開業以來,每天至少有60余名老年人就餐。佳諾智慧托育中心項目于今年8月正式開園,目前開設乳兒班、混齡班共兩個班,入園幼兒17名。
?
凝聚多方資源,創新“一老一小”活動載體。街道、社區通過鏈接駐轄區單位、黨建聯建共建單位、愛心企業家、社會組織等多方力量,發揮“5+5坐班加上門”“365天服務不打烊”工作機制,探索開辦“四點半”課堂、“小板兒”驛站暑托班等,把暖心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如各社區根據“一老一小”的興趣愛好及實際需求,不斷豐富活動形式、創新活動載體,開展“青少年暑期軍事夏令營”“湖濱百家宴”“公益市集”“科普進社區”“我們的節日”“非遺手工制作”等百余場豐富多彩的鄰里活動,充分提升“一老一小”對社區的歸屬感、認同感。同時,各社區通過黨員結對幫扶、“紅色蒲公英志愿服務”等方式,為轄區高齡、空巢、殘疾老人等提供適老化改造、醫療保健、便民代辦、健康義診、愛心義剪、圓夢微心愿等精準化鄰里助老服務,實現服務“零距離”。截至目前,共開展民生服務和各類惠民活動200余場次,惠及“一老一小”群體2600多人次。
?
探索老少共融,共筑“一老一小”幸福場景。街道、社區積極構建形成以黨群服務中心為主陣地的基層服務矩陣,積極引導“一老一小”參與基層治理,形成特色服務活動,實現“一老一小”雙向奔赴。組織轄區內退休老干部、老黨員、退役軍人、“金秋藝術團”等開展“退役老兵講紅色故事”“老少共讀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等閱讀分享會和文藝演出活動,讓孩子與老人聆聽紅色故事,體驗紅色文化。在春節、元宵節、端午節、兒童節、中秋節等重要節日,組織“一老”帶“一小”開展寫春聯、猜燈謎、獻愛心等活動,既讓老人孩子感受濃厚的節日氛圍,也豐富了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時,將轄區“五老人員”納入社區協商議事隊伍,組建多支“鄰里調解隊”,鼓勵引導其積極參與社區治理,當好“宣傳員”“議事員”“調解員”,調解鄰里矛盾糾紛,維護轄區穩定和諧。
?
老有所養、幼有所育,關乎民生、連接民心。下一步,人民路街道將繼續以提升服務質量和滿足多元化需求為目標,積極探索“公益+市場”的新模式,擴大服務主體、豐富服務內容、提升服務品質,用心用情用力托起“一老一小”的幸福。
(人民路街道供稿)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