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安縣總醫院人民醫院院區成功搶救一名重癥骨折患者
九江新聞網訊(雷丹?胡佳明)“來人,快來人,有人被鐵架砸倒了!”這突如其來的呼救聲,如同鋒利的刀刃,瞬間劃破了林泉鄉某礦區原有的平靜。工人們迅速聚集到一處倒塌的鐵架下,那里,一位工友正被沉重的鐵架緊緊壓住,發出陣陣痛苦的呻吟,現場情況十分危急。
“快,快撥打120,趕緊叫救護車。”在這生死攸關的當口,周圍的工友們迅速反應過來,其中一人立即撥打急救電話,“120嗎?我們工地上發生了事故,一名工人被鐵架砸到了,傷勢嚴重,請你們盡快派救護車過來。”電話那頭,接線員迅速記錄了事故地點和傷情,并立即啟動緊急救援程序。
德安縣總醫院人民醫院院區接到120急救調度指揮中心指令后,院前急救醫護人員迅速集結,帶著必備急救設備和藥品,跳上救護車,風馳電掣般向事發地駛去。“滴嘟,滴嘟……”伴隨著救護車的鳴笛聲,一場生死救援就此拉開。
到達現場后,醫護人員立即投入緊張的救援工作。他們迅速評估患者體征,發現患者面容痛苦,大汗淋漓,四肢濕冷,并自述全身多處疼痛。“有可能全身多處骨折,立即聯系科里,開通創傷中心危急重癥綠色救治通道,準備搶救工作。”急救醫生一邊下達指令,一邊緊急組織現場急救工作。在返回醫院的路上,醫護人員不斷監測患者生命體征,并安撫患者情緒。
急診科門口,患者被小心地移到擔架上,“立即安排患者行急診CT。”接診醫師當即陪同患者前往CT室,CT、DR影像結果提示:患者骨盆、髖臼粉碎性骨折,左股骨干骨折、左骶髂關節脫位、右髖關節脫位、恥骨聯合分離,情況非常復雜。骨科會診醫師立即請示科主任許真,告知患者情況,“患者多發骨折,尤其是骨盆、髖臼粉碎性骨折尤為嚴重,出血量極大。”詳細了解情況后,許真立即給出指示,“立即就地搶救,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待病情平穩后,轉入ICU治療。”
ICU內,住院醫師范德鵬接診后,快速反應,立即予以補液、輸血、骨盆兜固定、雙下肢牽引等急救措施。在護士的24小時密切監護下,患者生命體征趨于平穩。期間,骨科、ICU、影像科多次進行病例分析,研究患者下一步治療方案,并初步定于10月20日請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專家來院會診手術。
“像這樣嚴重創傷的病人很多都等不到手術的機會就死了,在沒有血管介入栓塞的情況下,搶救回來了實屬不易。”專家認真查看患者病例資料后,感嘆地說道,“這位患者很幸運啊,多虧你們反應迅速,治療措施得當。”
手術室內,一場復雜、精細而又漫長的骨科手術正在緊張而有序地進行中。由許真帶領的治療團隊,在手術室、麻醉科、輸血科等科室的密切配合下,成功在氣管插管下為患者依次實施了“多發骨盆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外固定”“髖臼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骶髂關節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股骨干骨折閉合復位內固定”“坐骨神經探查松解”“右髖關節脫位復位術”“恥骨聯合分離切開復位內固定術”等一系列高難度的骨折復位與固定手術。
手術從上午8點一直持續到下午6點,時間長達10余個小時。許真表示,“患者北方人,身材非常高大,極大地增加了手術難度。我們持續苦戰10余個小時,一期完成所有骨折部位手術,對手術醫生來講,不僅是技術的考驗,更多的是對意志力和體能的雙重考驗。由于血源緊張,整個手術過程也非常謹慎,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出血。”當最后一顆螺絲釘被穩穩地植入患者體內,在場所有醫務工作者緊緊懸著的心終于放下來,他們相視一笑,眼神中透露出了難以言表的喜悅與滿足。
經過漫長而緊張的等待后,手術室的門緩緩打開,一位醫務工作者面帶微笑地走出來,對在門口焦急等待的患者家屬說:“手術結束了,很成功。”一聲喜極而泣的聲音瞬間打破了凝滯已久的空氣,家屬們激動地連聲道謝:“太好了,謝謝,謝謝你們。”簡單的幾個字,是對治療團隊辛勤付出的肯定,也是對他們精湛技術的最好贊譽。
據悉,患者目前已過休克關、手術關,還需經過營養關、感染關、康復關……有待創傷、脊柱骨科治療團隊為患者進行下一步治療。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