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潤心 培育時代新人——廬山市小學一組片區開展道德與法治活動
九江新聞網訊(熊蘭平)歲月繾綣,葳蕤生香。擷一束時光,淺藏心間。最是教研的芳華,日久彌香,令人沉醉。
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思政教研時。在這個丹桂飄香、橙黃橘綠的清秋時節,為大力推動大思政課建設,提升教師道德與法治教學實踐能力,加強片區教師之間相互交流與學習,10月29日上午,廬山市小學一組片區道德與法治無生課堂同課異構賽課活動在廬山市第一小學階梯教室舉行。教體局教研室李碧菁副主任到場觀摩指導,廬山市一小、二小、星子小學、蛟塘小學、華林小學、沙九小學六所學校領導,評委老師,參賽教師及聽課觀摩教師共100余人參加了本次活動,本次活動由廬山市第一小學副校長張漱玉主持。
活動伊始,廬山市第一小學校長黃杏春致辭。她首先對出席活動的領導和教師表示熱烈歡迎和感謝。她表示:道德與法治課是落實立德樹人任務的關鍵課程,它關乎著我們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任務。希望通過本次教研活動,我們能夠挖掘更多優秀的思政課案例和方法,推動思想教育向更高質量發展。
本次道德與法治同課異構比賽活動指定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做學習的小主人》一課,比賽開始,來自五所學校的參賽教師按照抽簽順序上臺,老師們認真鉆研教材,精心準備,巧妙設計,呈現出一節節各具特色、精彩紛呈的無生課堂。
二小劉錦勝老師講授本課時設置了“星光環游之旅”的教學情境,她用《我的星星會發光》這個小視頻導入,非常新穎有趣,通過“星光發現官、星光發言官、星光發掘官”三個教學活動,由淺入深,引導學生意識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潛力,有效地幫助學生增強解決問題的信心。
星子小學劉雯老師親和有活力,她以一通求助熱線導入新課,從學生的實際問題入手,引導學生來到時間診所。學生充當小醫生開出“珍惜時間?分秒必爭、提高效率?專時專用、零碎時間?充分利用”三張藥方幫助學生樹立合理利用時間的觀念。
華林小學胡璐瑤老師教學思路清晰,板書精美,胡老師以“四張藥方”貫穿整個教學活動,層層深入,將教學活動和學生豐富多彩的生活和學習聯系起來。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主體性,讓學生體驗、整理并反思問題,從而獲得解決困難的能力,潛移默化中德育主題得到滲透。
蛟塘小學羅梅梅老師執教的本節課構思精巧,教學形式多樣。她首先播放視頻讓學生直觀感受時間的寶貴,然后通過“家長心聲”引出如何有效利用時間的問題,授課中和學生一同操作如何將梨放入裝有米粒的杯子中的小實驗,潤物細無聲,讓學生明白做事要分清主次。
一小魏茨萍老師的課堂繪聲繪色,氛圍活躍,教學活動環環相扣。她通過小組討論和讀名人故事,讓學生明白了要珍惜時間、合理利用時間。最后的拓展實踐環節,讓學生制定21天養成好習慣的計劃,幫助學生將課堂中學到的方法和技巧運用到生活中,做到了學以致用。
教而不研則淺,研而不教則空。精彩課堂結束后,六位評委對參賽選手進行了細致點評,在肯定了課堂成功之處的同時,開誠布公地提出了每節課的不足之處,讓每位老師在相互比較和學習中,認識到自己的優點和不足。真正達到了教與研結合、共同提高的目的。
經過精彩比賽和激烈角逐,第二小學劉錦勝、星子小學劉雯兩位老師獲得一等獎,第一小學魏茨萍、蛟塘小學羅梅梅、華林小學胡璐瑤三位老師獲得二等獎。
最后,廬山市教體局李碧菁副主任做總結發言,她希望全體道德與法治教師在教研中不斷成長,思政課不能只停留在書本上、概念上,需要與學生實際情況結合起來,引導學生“知行合一”,努力推進新課標下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發展。
仰高篤行,知新致遠。這次的道德與法治無生課堂同課異構賽課活動有效地促進了道德與法治教師的教學積極性,更新了教師的教育理念,也為教師的專業成長指明了方向!在新課程理念、新課標要求的背景下,教師會在教研路上砥礪前行、大膽創新,深化課程主題意義、落實道德與法治核心素養,為教育賦能!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