潯陽小學:深入課堂細把脈 精準指導促提升
九江新聞網訊(汪秉華)為進一步加強教學常規管理,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提升數學教學質量,潯陽小學數學教研組從10月15日開始,開展了為期三周的推門聽課活動,分別聽取了孔芳、李陸陽、謝桐菲、查雅琴、梅祝夢、熊紹啟六位老師的數學課。
一年級孔芳老師執教的《快樂的午餐》,同學們有條不紊地跟隨她的指引,一起做“拍手游戲”,課堂氛圍趣味盎然,孩子們勇于表達、樂于探索,他們在潛移默化之中鞏固所學,逐漸形成更為縝密的數學思維。

李陸陽老師執教的《一共有多少》呈現了一系列的生動形象的情景圖,抓住學生的眼球,提高低年級學生學習興趣。整節課,全體同學都積極參與課堂學習,師生互動良好,課堂氣氛活躍。

謝桐菲執教的《分物游戲》,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展開教學,設計了森林運動會、卡丁車比賽等情景,將“前后”的教學貫穿其中,各個教學環節之間過渡自然。也使學生進一步明白前后的位置關系,學生學得比較扎實。

查雅琴老師執教的《數松果》一課,運用了情景教學法讓學生在采松果的情景圖里發現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讓孩子們開心地牢記乘法口訣,以小組探究合作的形式來組織教學,培養了學生互相合作交流的意識,在共同討論中完成學習任務。

梅祝夢老師執教的《這月我當家》一課,她致力于讓學生找到例題情境中的單位1、部分、百分率這三個要素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最終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教研員韓老師在評課時指出,處理此類解決問題要將學生練習的重點放在畫圖上面。引導學生通過梳理題目信息,將復雜的數學關系轉化成直觀的圖像表達,通過線段圖的方式能更為直觀、準確地表示單位1、部分和百分率的關系。

熊紹啟執教的《合格率》,貼近學生的生活,自然地導入了甲廠乙廠的合格率,進入主題。熊老師的課堂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氛圍,緊緊抓住重點教學,和學生共同探討小數、分數如何化成百分數及相關的細節教學,通過練習發現問題突破了難點。

潯陽小學全體數學教師參與了此次推門聽課活動,以不打招呼、隨機進入數學課堂的形式進行了聽課。聽課過程中,教師們認真記錄,關注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過程以及學生的學習狀態。
在國家大力推行“雙減”背景下,學校不僅要關注學生成長,還要關注教師發展。潯陽小學把教育教學工作與教師的發展、成長聯系起來,數學教研組在學校的領導下有序組織多種數學教研活動,推進“雙減”落實,任重而道遠,潯陽人正行進在路上……
責任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