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調唐音入校園 弘揚文化品詩情——黃謙教授“古詩詞講座與專題課”走進潯東小學
九江新聞網訊(張夢霞)11月3日上午,潯陽區潯東小學達藝樓四樓禮堂內,座無虛席。潯東小學及九江市語言藝術協會的老師們齊聚一堂,共同聆聽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講座《古詩詞朗誦:無調的歌唱——古詩詞音樂美和音韻美的一種實現》。主講人是江西省詩詞學會吟誦專業委員會主任、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楚調唐音”傳人黃謙教授。
黃教授從五個大方面:詩歌與歌詩、有調與無調、斷裂與消亡、回歸與傳承、“無調歌唱”的藝術呈現以及七個小方面:長短、高低、快慢、強弱、停頓、斷句、重復等向大家講述了如何讓古詩詞富有音韻美和音樂美。講座中,黃教授的講解生動有趣,長歌曼吟,不斷向大家舉例演示正確的“楚調唐音”歌吟方法,幫助大家深刻理解了詩詞的特點與誦唱的魅力——入短韻長、平長仄短等獨特的音韻之美,并邀請大家一起吟誦《望廬山瀑布》,近距離感受到了古漢字的音韻魅力,領略了詩詞文化的精髓。

11月4日上午,激情奔放、音韻和諧的誦讀之聲,在潯東小學久久回蕩。黃謙教授做客潯東小學,為師生講授“古詩詞專題課”。
黃教授首先以談話導入,引導四(2)班學生憶海打撈,各小組分別背誦了四首古詩,并說說最喜歡其中哪句詩。在黃教授親切的教態和激情的鼓勵下,同學們毫不拘束,興味盎然,紛紛一展身手。
接著黃教授上了一堂《別董大》古詩詞吟誦指導課,細致講解了格律詩的“平仄、押韻、對仗”特點。指導學生朗誦時要一邊朗誦一邊做手勢劃平仄,做到不著急、言行一致,并在示范朗誦后讓學生朗誦。黃教授的古詩吟誦教學方法讓大家耳目一新,同學們跟著黃教授或讀或誦或唱。他細致高效的示范,簡單淺易的手勢指導,讓在場的同學們瞬間進入吟誦的意境,讓大家真切地感受到了古詩詞的音韻美和音樂美。師生們陶醉其中,一起進入吟誦的意境,共享詩詞饕餮盛宴。


一詩一誦一歌吟,“楚調唐音”將語文教學和音樂教學有機結合,更好地促進了傳統文化的弘揚與傳承,全面提升了學生的文學素養。潯東小學將不斷加強“楚調唐音”的唱誦學習,構建書香校園,為傳承和傳播傳統文化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