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賽促成長 青春綻講臺 ——湖濱小學舉行第四屆“潤澤杯”青年語文教師教學大賽(第二場)
九江新聞網訊?11月12日,湖濱小學多功能廳內,繼續舉行青年語文教師課堂教學賽課活動,旨在為青年教師提供一個展示自我、交流學習的平臺,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本次賽課本著“相互學習、相互交流、共同提升”的主題,讓參賽教師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教學特長,展現出最佳的教學風采。
語文組:教學賽課《坐井觀天》
全體語文老師們再次齊聚一堂,認真聆聽了青年教師曹珂瑄執教的二年級的語文課《坐井觀天》。這是一篇非常有趣的童話寓言,通過生動、富有趣味性的對話,給孩子們講述了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
曹老師整堂課過程環環相扣,先引導學生借助圖片,認識生字,正確朗讀課文。接著,引導學生聚焦小鳥和青蛙的三次對話,思考小鳥和青蛙在爭論什么,聚焦“一百多里”“無邊無際”等詞,想象小鳥飛過了哪些地方,體悟二者生活的環境不同,并分角色朗讀課文,讓孩子們在朗讀中去悟、去懂,整堂課趣味盎然。
本堂課還創設了實踐的空間,培養了學生觀察、思維、想象的能力。如在理解課文內容時,曹老師讓同學們做了一個實驗:讓學生將右手卷起通過右手看黑板。從而讓學生通過實踐理解青蛙為什么會弄錯。通過對青蛙錯誤原因的分析,學生自己悟出了此篇課文要告訴我們的道理,真正理解“坐井觀天”這則寓言,并引出“該怎么做”這個問題。在理解課文內容后,曹老師又繼續拓展——續編故事:青蛙跳出井口會看到什么,會對小鳥說什么,引導孩子展開想象,慢慢去感受領悟到:我們要用開放的心態去看待世界,避免用狹隘的眼光去看待問題。
課后,教師們積極參與評課,聚焦新課標理念的課堂落實情況,積極發言,各抒己見,從不同角度提出獨到見解。老師們在評課中,不斷激發出思維的火花。學其所長,研有所得,營造出濃烈的教研氛圍。
此次青年教師賽課活動,既為教師搭建了一個互相交流、展示自我的平臺,又為其他教師創設了觀摩學習、鉆研探討的互動機會,有力地促進了學校教師課堂教學水平的整體提升。心中有愛、腳下有路,相信學校老師們在不斷聽課、磨課、評課中必將不斷提升自己,在專業化發展的路上闊步前行。
勞動組:現場聽課
勞動教育是全面發展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是一種技能的培養,更是一種精神的熏陶。九江市教育局于11月6日至8日在雙峰小學開展了關于勞動教育優秀教學課例展示交流活動,共有19位老師展示了優秀課例,老師們通過‘勞動背景’樹立‘勞動目標’,‘勞動準備’引出‘勞動過程’,最后感悟‘勞動精神’,課堂精彩紛呈,散發著濃郁的“勞動味道”。
課例展示中,老師們結合勞動教育將其傳授給孩子們,例如《追尋紅色記憶,編織紅軍草鞋》《光影下品歲月——皮影戲》《非遺扎染,布里生花》《帽藝傳千載,巧手鑄今朝》。這些技藝往往以口授心傳的方式代代相承,體現了勞動者與自然材料之間的密切關系,以及手工藝人在技藝傳承和發展中的智慧和創造力。非遺不僅僅是一種技藝或習俗,它更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精神寄托,一種民族的記憶和情感的寄托。
音樂組:教研課《老農夫》
少年沒有烏托邦,心向遠方自明朗。和煦的陽光下,孩子們的身影更顯青春活力迸發。表演展現了孩子們日益見長的音樂素養,也可以看到孩子們對音樂的熱情逐步高漲。
——課前表演《上春山》。
音樂教演員胡海青與湖濱小學分管音樂學科駱茉莉主任及教師夏敏,何淑媛,陳玲,周琳,周璇,鐘帆,汪婭萍,劉明雯等老師一起聽了汪怡梵老師的《老農夫》一課。老師積極與學生展開互動,以趣促學,注重教育教學方式,打造了輕松,活潑,愉快的課堂氛圍。
孩子們這樣活潑和諧的課堂氛圍下,全神貫注聽課與老師配合交流,積極踴躍回答問題,汪怡梵老師的課堂秩序井然,授課節奏恰到好處,生動詮釋了教師風采。
課后老師們相互展開交流與學習,聽取潯陽區教研員的寶貴意見,分享教學經驗,為提升教學質量不懈努力。音樂組的老師們將一同努力,提升課程質量,收獲更高水平的教學反饋,促進教育教學工作高效高質量開展。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