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安縣總醫院人民醫院: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揪出女性“隱形殺手”
九江新聞網訊(羅婧婧?雷丹)近日,周女士因白帶增多而選擇到德安縣人民醫院進行婦科檢查,哪知這一檢查,真檢查出了問題。周女士表示,“我今年60歲,絕經已有多年。近期朋友在宮頸癌篩查時發現了異常,考慮我白帶最近增多,就想著來醫院做個婦科檢查,求個安心。”
在醫院,周女士接受了HPV檢查及TCT篩查。檢查結果提示周女士HPV51、68呈陽性,TCT檢查顯示宮頸上皮存在萎縮改變。這些異常結果立即引起了接診醫生的高度重視,進一步安排周女士完善了陰道鏡檢查。
在檢查過程中,接診醫生憑借豐富的經驗和敏銳的洞察力,發現周女士宮頸轉化區有醋酸白色上皮,這是宮頸癌前病變或宮頸癌的典型表現。醫生立即精準取材,并將樣本送病理科進一步化驗。經過病理科醫生仔細分析,最終確診周女士患有宮頸原位癌。
入院時,周女士還伴有糖尿病病史,且血糖控制不理想。針對這一情況,醫務人員對周女士進行了精心的指導和宣教,幫助她掌握糖尿病飲食原則,使她的血糖在短時間內得到了有效控制。在確保無手術禁忌癥后,周女士先行接受了宮頸錐切術,術后病理再次確認為宮頸原位癌,且病理結果未升級。
考慮到周女士的年齡和病情,醫生決定為她實施腹腔鏡筋膜外全子宮切除術及雙側附件切除術。手術過程順利,出血量極少,僅為20ml,充分展示了微創手術的優勢。術后,周女士恢復迅速,很快便痊愈出院。
出院時,周女士對醫護人員表達了深深的感激之情。她感激地說道,“多虧了醫生的精確診斷,及時發現了我的問題;更感謝住院期間醫護人員對我的精心護理和治療,讓我能夠迅速康復并早日出院。”同時,醫生叮囑周女士要定期復查,以確保病情的穩定和康復的持續。
現實生活中,不少老年女性錯誤地認為絕經后不會患上宮頸癌等婦科疾病,因此忽略了宮頸病變的篩查。事實上,目前絕經后女性幾乎均沒有HPV疫苗接種史,老年女性作為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暴露人群,其感染風險并不低。此外,隨著年齡的增加,絕經后女性雌激素水平持續降低,導致陰道微生態平衡失調、機體免疫力逐漸下降。一旦感染HPV,自然轉陰率低,容易導致持續感染,進而增加了子宮頸癌前病變的風險,一旦感染HPV其病情進展的風險也相對較高。
因此,絕經后女性必須重視宮頸病變的篩查。通過定期的婦科檢查、宮頸細胞學檢查以及HPV檢測等手段,可以早期發現宮頸癌等婦科疾病,從而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為患者爭取到更多的治療時間和更好的治療效果。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