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海事局深入轉化“書記項目”成果 全面提升非VTS水域冬季安全監管質效
九江新聞網訊(紀承波)今年枯水期以來,尤其是長江海事局“十項硬措施”發布后,九江海事局深入轉化非VTS水域“書記項目”成果,牢牢把握海事信息化、智能化發展新方向,將項目成果轉化為安全監管效能,助力風險防控、重點水域船舶監管、保通保暢等冬季安全監管工作提質增效。
黨建引領,智慧航標防控風險強預警。九江海事局依托服務長江九江段航運高質量發展黨建聯盟,聚焦非VTS水域海事、航道、通信共同風險,推動非VTS水域綜合治理同向發力,系統建成2套智慧航標分別在武穴順壩、城子鎮丁壩航道整治建筑物水域位置進行布設,實現智慧監管系統無人化自動值守、VHF語音及短信自動預警、聲光電自動報警、船舶違章自動取證等功能。系統實施以來,自動提醒船舶遠離危險區域7000余艘次,查處非VTS水域違章行為55件,船舶觸碰水下建筑物的安全風險得到有效防控。同時,九江海事局積極探索智慧航標在安全監管中的應用場景,在轄區下巢湖、上港等2處大型碼頭建設施工水域布設了2套智慧航標,實現24小時電子警戒維護,提醒過往船舶勿入施工水域,安全監管與服務保障效果突出。
科技賦能,重點水域船舶監管提效能。針對非VTS水域內橫駛區、淺區、橋區、錨地、航道整治建筑物多通航環境復雜的特點,九江海事局全面應用智慧監管系統、智慧航標、電子圍欄、電子卡口、無人機巡航等新技術,實時收集、分析航道、氣象信息,提升轄區通航要素感知能力,智管平臺精準發布安全預警信息,提醒船舶掌握轄區水位和氣象情況。針對過境一類危險品船舶、省際客船等重點船舶,通過智管平臺實施全程盯屏維護,使用系統發送短信、進行區播等多種方式提醒重點船舶主動遠離危險水域、自覺規范航行行為,大幅降低非VTS水域安全監管成本,顯著提升管控風險的能力水平。
聯動管控,智管+交通組織保暢通。九江海事局充分運用“書記項目”成果,形成九江水道南槽疏浚“12345”單向管控工作法,助力九江水道疏浚單向通航管控時間從2023年50天縮減至今年12天。通過智管平臺任務派單核查100米及以上重載船舶吃水情況,“三防一禁”活動開展以來共計核查吃水2110艘次,督促減載3艘次,保障近4萬艘次船舶安全通過九江轄區。同時根據轄區監管、救助力量配布,制定非VTS水域應急處置程序化、標準化流程,構建“智管+應急響應”模式,應急協同聯動保障能力顯著提升。
目前,長江干線九江段持續低水位運行,九江海事局將進一步踐行主角意識,凝聚奮進力量,持續轉化“書記項目”成果,不斷提升冬季安全監管效能,在推動長江航運高質量發展新征程中展現新作為、實現新跨越、作出新貢獻。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