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鄉:探索“黨建+基層治理”模式?提升社會治理效能
近年來,河東鄉聚焦解決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堅持“三個到位”,完善“三大陣地”,積極探索“黨建+基層治理”模式,提升社會治理效能。

堅持“三個到位”,提升基層治理戰斗力
組織領導到位。成立了以黨委書記為組長,其他班子成員為副組長的平安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形成“黨委統一領導、村級組織實施、部門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責任落實到位。今年以來,先后召開黨委會、鄉村干部大會和專題聯席會議5次,研究部署平安建設工作。出臺了《河東鄉矛盾糾紛大排查大化解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工作機制到位。建立“日調度、周研判、月評估”工作機制,對排查發現的矛盾糾紛信息進行匯總分析,對一些重大疑難糾紛實行領導包案調處制度。
完善“三大陣地”,提升基層治理向心力

打造一個中心。先后投入資金100余萬元,完成了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示范點、“楓橋經驗”示范點和基層司法所改造提升工作。同時按照5A標準打造了綜治信息化指揮調度中心,依托“江西省社會治理大數據平臺”,充分發揮全域覆蓋的200余處“天網”探頭作用,對重點區域進行全天候“云端巡邏”。建強一支隊伍。建立“普法人才庫”,配備培養“法律明白人”573人,其中“法律明白人”骨干18人。同時,配齊法律顧問、普法志愿者等隊伍62人,有效形成普法工作合力。織密一張網格。構建“縱橫交錯、分片包干、全面覆蓋、分級管理、層層履責、網格到底”的網格管理體系,將全鄉52個村民小組和2個社區劃定網格31個,配備網格員31名,打造一體化網格員隊伍,全面提升網格服務管理效能。

用好“三化模式”,提升平安建設工作執行力
一線摸排常態化。摸排各類矛盾糾紛108件,涉及家庭婚戀、山林權屬、鄰里糾紛、物權糾紛等多個方面,調處成功率達100%。接待來訪群眾168人次,提供法律咨詢300余人次。化解陣地多樣化。建立健全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統籌整合各類資源,努力構建“大調解”工作格局。鄉級組建“隔壁老王”調解室,并返聘1名經驗豐富老干部專職負責全鄉調解工作。宣傳引導全盤化。結合“國家憲法日”“禁毒宣傳月”等重要時間節點,開展法治宣講進小區、進學校等法治宣講活動20余場,發放宣傳冊等資料1500余份,涵蓋轄區群眾1000余人,形成了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
(河東鄉供稿)
責任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