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后服務促“雙減”,繽紛活動展特色——武寧縣第六小學課后服務活動總結
九江新聞網訊(李揚)“雙減”政策實施以來,武寧縣第六小學積極探索多樣化課后服務模式,致力于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富有特色的課后學習與成長空間,助力學生全面發展與個性成長。結合實際情況,武寧縣第六小學開展了課后服務作業輔導及興趣班、社團活動。其中,興趣班活動有網球、足球、籃球、田徑、音樂、創意作文、棋藝、科學、書法等,社團有健美操、合唱、引導員、網球、古箏等,全校3000多名學生全部參加課后服務活動。
一、活力球類運動,點燃青春激情
網球場上,同學們在教練的悉心指導下,從基礎的握拍、揮拍動作學起,逐漸掌握發球、接球技巧。一次次精準地擊球,一道道優美的弧線,見證著他們的成長與進步。如今,不少同學已經能夠進行簡單的對打練習,在球來球往中享受運動的快樂,培養了敏捷的反應能力和頑強的拼搏精神。

足球小將們在綠茵場上盡情馳騁,每日的訓練從不間斷。從帶球、傳球到射門,每一個動作都反復練習,精益求精。足球運動不僅鍛煉了學生的體魄,更培養了他們的責任感和榮譽感。

籃球場上,籃球興趣班的同學們熱情高漲。通過系統的訓練,他們的運球、投籃、防守技術日益嫻熟。籃球運動不僅提升了學生的身體素質,還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和團隊合作意識。

乒乓球臺邊,同學們全神貫注地盯著跳動的小球,揮動著手中的球拍。從正手攻球到反手推擋,從基本步伐到組合技術,在教練的耐心指導下,同學們的乒乓球技術有了顯著提高。乒乓球運動鍛煉了學生的眼手協調能力和專注力,小小的乒乓球在同學們手中演繹出無限精彩。

羽毛球場上,同學們輕盈的身姿隨著羽毛球的飛舞而跳動。高遠球、吊球、殺球等技術動作在不斷練習中逐漸熟練掌握。羽毛球運動既培養了學生的身體協調性,又讓他們在運動中學會了如何應對挑戰和壓力,享受運動帶來的樂趣和成就感。

二、田徑拼搏,磨礪堅強意志
田徑訓練場上,同學們不畏嚴寒酷暑,堅持進行長跑、短跑、跳遠、跳高、投擲等項目的訓練。日常的體能訓練雖然辛苦,但同學們從不輕言放棄。田徑運動不僅錘煉了學生的身體素質,更磨煉了他們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讓他們懂得了堅持就是勝利的道理。

三、墨香書法世界,傳承文化經典
硬筆書法教室里,同學們坐姿端正,一筆一畫認真書寫著每一個漢字。從基本筆畫的練習到漢字結構的把握,再到書法作品的創作,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逐漸掌握了硬筆書法的技巧和要領。通過硬筆書法的學習,同學們不僅提高了書寫水平,還培養了耐心和專注力,感受了漢字的獨特魅力和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軟筆書法班則彌漫著濃郁的墨香氣息。同學們從毛筆的握法、筆法的運用開始學起,臨摹經典的書法字帖,如顏真卿的楷書、王羲之的行書等。在墨汁的流淌與宣紙的浸潤中,同學們領略了書法藝術的神韻。一幅幅精美的軟筆書法作品,展現了同學們扎實的書法功底和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傳承。

四、智慧思維拓展,開啟學術之門
數學思維興趣班的課堂上,老師們通過生動有趣的數學游戲、案例分析和思維訓練,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和探索欲望。同學們在解決一道道數學難題的過程中,思維能力得到了鍛煉和提升。

創意作文課堂充滿了歡聲笑語和奇思妙想。老師們引導學生觀察生活、積累素材,通過開展角色扮演、情景模擬、小組討論等活動,激發學生的寫作靈感。同學們的作文不再是千篇一律的流水賬,而是充滿了個性與創意,生動地描繪出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和內心豐富多彩的世界。

五、藝術殿堂暢游,青春風采飛揚
美術教室里,同學們用畫筆描繪著美好的世界。豐富多樣的繪畫形式讓同學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美術興趣班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審美能力,還為他們提供了一個表達情感、展現個性的藝術舞臺。

素描、線描畫興趣班的同學們專注于線條與明暗的交織,用簡單的鉛筆勾勒出物體的形態和質感。從石膏幾何體的臨摹到靜物寫生,再到人物素描的初步嘗試,同學們在素描的學習中逐漸掌握了寫實繪畫的技巧和方法。

圍棋教室里,同學們沉浸在黑白棋子的對弈中。從圍棋的基本規則、定式到布局、中盤戰斗和官子技巧,同學們在老師的講解和實戰對弈中,逐漸領略了圍棋的博大精深。

科學樂園興趣班里,同學們在實踐中學習科學原理,培養了動手能力和科學思維,為未來的科學學習奠定了基礎。

口風琴興趣班中,孩子們首先認識這個小巧玲瓏的“音樂伙伴”,熟悉它的按鍵布局,就像探索一個個有趣的小機關。從最初小心翼翼地吹出單音,感受氣息與音符的奇妙碰撞,到逐步練習簡單曲目,如歡快的《兩只老虎》,雙手按鍵與呼吸配合默契,教室里時常回蕩著他們純真稚嫩的演奏。

豎笛課堂上,老師帶領孩子們穿越歷史,了解豎笛的發展變遷,使其對手中樂器多了份敬畏。學習過程中,指法訓練精細嚴格,孩子們全神貫注于手指在笛孔的起落,通過反復練習掌握音階吹奏。

踏入葫蘆絲興趣班,仿若置身彩云之南。充滿傣族風情的裝飾、音樂與故事,瞬間拉近孩子們與這一民族樂器的距離。

六、社團人才齊聚,綻放多彩光芒
合唱社團里,同學們用清脆悅耳的歌聲唱響校園。從發聲練習到合唱技巧的訓練,從經典歌曲的演唱到原創校園歌曲的排練,合唱社團的同學們在音樂老師的指導下,不斷提升自己的演唱水平和藝術表現力。

古箏社團里,學生們學習古箏的彈奏技巧,感受古典音樂的韻味,傳承和弘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引導員社團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和服務意識。同學們學習如何在學校的各種活動中發揮引導作用,為校園活動的順利開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健美操社團的同學們活力四射,在動感的音樂節奏下,展示著優美的舞姿和矯健的身姿。從基礎的健美操動作到復雜的套路組合,同學們通過刻苦訓練,逐漸掌握了健美操的技巧和精髓。

摔跤社團不僅能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培養他們的勇氣和毅力。在專業教練的指導下,學生們學習摔跤的基本技巧和戰術,通過訓練和比賽,提高了自身的競技水平。

巴烏社團承載著彝族的文化與情感。在社團里,老師講述彝族火把節、巴烏在彝族人生活中的意義,讓孩子們心生向往。

在“雙減”政策的指引下,武寧縣第六小學的課后服務活動涵蓋了體育、藝術、文化、思維等多個領域,滿足了不同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發展需求。豐富多彩的課后服務活動,讓學生們在學習之余,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培養興趣愛好,收獲知識和快樂,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未來,學校將繼續優化課后服務內容和形式,不斷探索創新,為學生提供更加優質、高效、豐富多彩的課后服務,助力每一位學生在成長的道路上綻放更加絢麗的光彩!
責任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