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創新提效能 獻策出力助發展——2024年市政協工作綜述
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凝心聚力,再譜新篇。
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為新時代新征程人民政協事業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增添了信心力量。中共九江市委高度重視政協工作,召開九江市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5周年座談會,對我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扎實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政協工作作出重要部署、提出明確要求,為政協履職盡責提供了堅強保障。
一年來,市政協立足專門協商機構定位,致力改革創新,服務中心大局,積極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為九江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長江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九江篇章匯聚起了強大合力。
堅持強化政治建設,不斷汲取思想偉力
深學細悟,篤信篤行。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堅持“第一議題”制度,深入學習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年市政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黨組(擴大)會、主席會、常委會,共開展學習28次,不斷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牢記囑托,感恩奮進。遵照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時提出的重要要求,圍繞搶占低空經濟新賽道、核產業技術應用、打造臨港先進制造業基地、發展開放型經濟、發展口岸經濟、生態環境協同治理與綠色發展等主題,積極協商建言,得到市黨政主要領導肯定,努力以政協之為回報習近平總書記的關心厚愛。
黨建引領,筑牢忠誠。堅持把黨的全面領導貫穿政協履職各方面全過程。市政協黨組充分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作用,嚴格執行重大事項請示報告制度;市委書記劉文華對政協工作有請即復、有報即批,一年來就政協工作批示30余件次,為政協履職盡責提供了堅強領導保障。
堅持服務中心大局,不斷提升履職能力
服務攻堅出實招。深入開展“雙聚雙建(聚共識建良言、聚合力建功業)”系列活動,引導委員積極參與“進千企、建千言”活動,委員走訪企業1645家、收集意見建議1026條,得到市委書記劉文華高度肯定。堅決服從市委分工安排,班子成員掛點的廬山高鐵站建成使用,創造了4項世界紀錄,神華煤電、天賜日化等項目有序推進;3名班子成員參加市“三大攻堅行動”指揮部工作,專委會組建專班、組織委員履職,積極為全市高質量發展出力添彩。
資政建言獻良策。圍繞“氫能產業發展”“綜合立體交通”兩個建議案,分別召開專題議政性常委會,邀請市政府領導與委員面對面,以釘釘子精神推動辦理落實。舉辦“彰顯長江文化之魂,打造長江國際黃金旅游帶”政協智庫論壇,邀請專家資政建言,開展旅游招商推介,簽約項目17個、資金67.1億元,發布課題成果13篇,跟蹤推動前兩年論壇簽約項目基本落實落地。圍繞發展都昌口腔產業協商調研,推動“眾牙聯”產業鏈互聯網平臺落戶都昌縣,加快都昌傳統口腔產業轉型升級。
服務改革優治理。按照“科技賦能、完善功能、提升效能”思路,積極推進“有事先商量”工作提能升級,五年來累計開展議事活動7524次,推動成果轉化7700件;圍繞傳統村落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加強水產發展研究、知識產權保護、筑牢防火屏障等課題,開展協商議事,努力以政協職能之優促社會治理之效。
堅持完善協商機制,廣泛匯聚發展合力
既提好更辦實,提案工作質效更優。加強委員提案指導服務工作,嚴把提案質量關口。完善提案分口交辦、裁定辦理機制,實行“誰交辦、誰裁定”和限量調節交辦,做到精準交辦。堅持市領導領辦督辦重點提案制度,開展重點重要提案清單式辦理試點。政協十六屆四次會議以來,共收到提案499件,立案299件,辦復率100%。
既建好更用好,委員站家作用更強。按照“市政協領導掛點、專委會對口指導、界別召集人牽頭、站家負責人保障”思路,全年累計開展活動500次,服務群眾萬余人,實現委員常態化學習履職,近距離服務群眾,站家作用有效發揮。
既支招又出力,民主監督更加有力。持續深化民主評議電視問政,推動相關部門通過“‘微改造’+‘綠波帶’”“活化文物+做旺景區”,讓城市交通更快捷、文化旅游更興旺;對市住建局、市港航局進行電視問政,各縣(市、區)政協協同聯動開展電視問政。充分運用集專題視察、電視問政、民主評議、民主監督建議書于一體的“察問評書”民主監督手段,使政協民主監督更加有力。
堅持強化團結聯誼,不斷激發奮進動力
強化聯合匯同心。積極為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在政協履職創造條件;圍繞慶祝新中國和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舉辦“與共和國同行”專題文藝晚會;積極開展理論研究工作,在省政協舉辦的征文活動中,獲獎論文數量全省第一;聯合安徽省宣城市政協舉辦主題書畫展,努力畫大團結奮進的“同心圓”。
強化聯誼增共識。繼續參加由九江發起的長江流域市(區)政協書畫聯誼活動,進一步凝聚“共抓大保護”共識。完善政協委員擔任少數民族村名譽村主任工作,首次邀請海外代表人士列席市政協全會,召開中秋臺商臺企座談會。發揮“存史資政、團結育人”作用,征集“新時代澳門發展親歷記”史料,整理編印《共大歲月》,市政協文史館累計接待群眾142.5萬人次,邀請由9家中央媒體組成的采訪團來潯傳播九江政協工作“好聲音”。
強化聯動促共為。服務做好全國政協、省政協、各城市政協來潯調研考察工作。組織住縣(市、區)市政協委員開展異地視察,舉辦全市政協系統乒乓球賽,組織召開專委會工作會議,加強與對口部門單位溝通聯系,著力奏響政協系統履職“大合唱”。
堅持夯實履職基礎,不斷激發隊伍活力
持續加強政協黨的建設。認真履行黨建、意識形態、全面從嚴治黨工作責任制要求;采取“專題讀書班+專家授課”“條例+案例”方式,扎實開展黨紀學習教育;出臺《市政協功能型黨支部工作規定》,推動政協黨的建設從有形覆蓋向有效覆蓋轉變。
持續強化委員隊伍建設。與西安交大、中山大學、武漢大學合作,舉辦履職能力提升培訓班,覆蓋200余名委員。制訂《委員履職服務辦法》,編報《委員履職專報》,堅持常委會議述職制度,完善委員履職考評細則。
持續深化“模范機關”建設。嚴守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認真開展“改作風、強擔當、優服務、抓落實”專項行動,力戒形式主義,減輕基層負擔,堅持過緊日子,完善廉政風險防范“三單一圖”長效機制,支持駐市政協機關紀檢監察組工作;實行“一委一品”機制,將全年工作細化成127項具體任務,全面提升機關服務、協調、落實本領,努力打造“讓黨放心、人民滿意”的模范機關。
團結凝聚力量,奮斗創造業績。市政協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圍,在中共九江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凝心聚力、同心協力,為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長江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九江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梅渭萍 劉凱 九江日報全媒記者 包四華)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