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安縣:高標準農田繪出良田好“豐”景
九江新聞網訊(付善琳 過超 九江日報全媒記者?沈明杰)近年來,德安縣大力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農田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打造集中連片、設施配套、高產穩產、生態良好的農業生產經營體系,促進糧食生產提質增效,實現增產增收,助力鄉村振興。
在聶橋鎮寶山村,數臺收割機在稻田間來回穿梭,一排排稻穗被吸入機器中,割稻、脫粒、碎稈等工序一氣呵成,脫粒后的稻谷隨后從收割機卸到運糧車里,稻谷顆粒歸倉。
“我種了1000多畝晚稻,產量大概1100斤,接下來還計劃再擴種一些面積。”聶橋鎮種糧大戶郭杰說。
隨著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的不斷推進,農業機械代替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勞作場面,收割機成為秋收田間作業的“主力軍”,更多的農業機械活躍在田間地頭,為稻谷搶收按下“快進鍵”。
“依托高標準農田整治,如今機械化作業十分方便,4天左右就能全部收割完成,早在收割前就有收割商提前預訂,銷售也有保障。”寶山村黨支部書記易有良說。
高標準農田建設帶來的喜人變化,也為后續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的深入推進提供了堅實支撐。在豐林鎮大坂村高標準農田建設現場,挖掘機、推土機等多臺機械正在加緊施工,土地平整、機耕道修建工作正在進行,一派火熱的建設場景。從無人機視角向下俯瞰,“田成方、路成網、林成行”的高標準農田已初具雛形。
此前為解決田塊分散、道路和排灌設施落后、水土資源利用率不高、農戶種糧收益較低等問題,大坂村陸陸續續申請了一些高標準農田改造,原先零散分布的低產田,經過改造后也成了種糧大戶們眼中搶手的“香餑餑”。
“因為便于灌溉管理,種田大戶改造意愿很高,群眾反饋相當好。”大坂村黨支部書記張友根說。
據了解,德安縣2024年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涉及地力提升、土地平整、機耕道路及橋、涵、閘等配套設施,解決部分田地高低不平、農田灌溉系統設施等問題,全面改善項目區內農業生產條件,有效促進了農業增效、群眾增收,繪就了一幅農業高效發展新畫卷,為助力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