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風采】市人大代表周海云:向水而行 實干為民
他生長在修河河畔,從小與水有不解之緣;他向水而行,在水利事業中拿出實干熱情。他就是市人大代表、永修縣水利局局長周海云。
“‘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我認為當好人大代表,首先要把本職工作做好,勇于扛起肩上責任。”周海云在此次市兩會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2020年,周海云離開工作了近22年的鄉鎮,調任永修縣水利局局長。面對2020年大汛后全縣8條重點堤防水毀及薄弱環節修復工程,他一個人開車跑了80公里堤防路。看到災后千瘡百孔的堤防,周海云暗下決心,不管多難,一定要把災后堤防水毀修復工程干好。
轉眼幾年過去,在周海云的帶領下,永修水利人不斷開創佳績。2023年永修縣水利工作、河長制工作在全市排名第一,水利綜合縣級考核位居全省第二;成為全省首個編制《縣級水網建設規劃》的縣區,獲批全省城鄉供水一體化先行縣;2024年永修縣獲評國家小型引調水工程試點縣,第二批國家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試點縣,全省第一個實行工業“節水貸”的實施縣,完成了全省首例省級節水型企業千萬級“節水貸”項目;在省級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完成兩例百萬級“水權交易”,交易水量350萬立方米/年,交易金額42萬元,水權交易總量及交易金額均位列江西省首位。
履職市人大代表后,周海云深知,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時,要認真履行代表職責,積極建言獻策,為九江社會發展和人民幸福生活作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針對2024年汛期堤防多點出險,周海云主動與相關人員對全縣27條圩堤、206個險點做好標識標記,并統一登記造冊、信息統計,提出盡快開展水毀修復和修河流域多發頻發洪災系統治理的建議;針對群眾自建房維修難、村莊改造過程中鄉土樹種遭拋棄等問題,他又提出了合理建議,均得到采納。
此次市兩會,周海云帶來了《關于加強基層國有或集體資產管護的建議》。“建議盡快確權,明確資產權屬,為資產有效管理和保護提供法律依據。建議成立管護法人機構,保障資產持續穩定管理,推動經濟社會健康發展。”
(九江日報全媒記者 張江艷)
責任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