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安縣總醫院人民醫院院區:“醫”路暢通 多維度打造患者就醫便捷通道
九江新聞網訊(盧梅 熊川)為進一步改善群眾就醫體驗,解決群眾就醫急難愁盼問題,德安縣總醫院人民醫院院區持續開展“提升服務水平,改善就醫體驗”主題活動,結合醫院實際,推行一系列暖心便民舉措。
優化就診流程、發揮信息技術優勢
“一次掛號管三天”“一次掛號多科就診”:患者到醫院掛門診號就診時如果因檢驗檢查當天不能完成或者不能獲取報告,尚未完成診療,三天內(含首診當天)可攜帶報告結果到同專業科室進行回診,或其他科室咨詢就診,無需再次掛號,享受免繳門診診查費(掛號費)政策。
一站式服務:設置一站式服務中心,為患者提供出入院辦理、門特慢病線上線下申請(I類慢病審批)、出生醫學證明辦理、殘疾證辦理、新生兒參保(免繳)、醫保政策咨詢、打印復印、醫學證明蓋章等17項服務。
診間支付:參保群眾在授權激活電子醫保憑證后,通過“德安縣人民醫院”微信公眾號,即可獲取待結算信息,按提示操作就能完成醫保在線繳費,還能查詢醫保結算明細。
床邊支付:將出院結算窗口從傳統的財務部門前移到各病區護士站,實現了服務窗口的“前移”與“下沉”。患者只需在病區內通過智能終端或手機等移動設備,就能輕松完成費用結算到手續辦理等所有環節。
全程導診服務:新增加了導診人員,加強門診導診力量,同時要求門診部對門診量進行實時監測,根據患者人流量機動調整導診人員,做到就診高峰期有序就診、合理分流,幫助行動不便的患者掛號、就診、交款、取藥等。
深化標識標牌:根據服務的需求,對門診布局進行優化,設置清晰的導診標識和自助服務設備,方便患者快速找到就診地點和自助服務區域,就診標識標牌更清晰,指引更明確,切實改善了群眾就醫路標不明等問題。
優化婦產科門診叫號系統:原來患者都是在診室門口站著排隊候診,隊形散亂,排隊時間較長,患者意見很大。醫院專門提供一片區域作為婦產科門診候診區,并設置導診臺,采購沙發,完善門診叫號系統等。通過智能化、人性化的方式,對線上線下掛號患者自動進行排序?;颊咧恍枳诤蛟\沙發上等候,聽見語音提示后依次到相應診室就診,減少了孕產婦不必要的等候和焦慮。
線上預約掛號、查詢報告:完善了門診檢查預約掛號、醫保在線支付、上線門診電子病歷等服務功能,患者可以通過醫院的微信公眾號預約掛號、查詢各類檢驗/檢查報告、住院業務、體檢報告查詢等?;颊呖赏ㄟ^線上支付平臺或院內自助繳費機進行繳費,支持多種支付方式,如微信,支付寶,銀行卡等。繳費完成后,系統會生成電子繳費憑證,患者可通過手機或打印憑證進行留存,免去等待掛號時間及再次返院取報告的麻煩。
檢查檢驗結果互認:與九江市二級以上所有公立醫療機構實現結果互認,避免患者重復檢查,降低醫療費用和就診時間成本。
通過“九江健康系統”查詢、調閱就診結果。
“互聯網+護理”服務:對于出院患者,尤其是行動不便的老人,居民可在醫院微信公眾號上申請"互聯網+護理服務"。項目涵蓋了生命體征監測、留置胃管/鼻胃管、鼻飼護理、普通傷口換藥、新生兒護理等服務項目15項,申請成功后,專業醫護人員會提供上門護理服務并定期隨訪。截至目前共為8人提供上門護理服務。
便民設施設置
免費提供便民物品:在醫院內設置便民服務箱,提供雨傘、剪刀、老花鏡等物品,方便患者使用。
智能導診服務:采購導診機器人,引導患者就診路線查詢和導航語音播報,幫助患者快速找到就診區域。
引入第三方便民服務:通過正規程序引進充電寶、輪椅、便民超市、咖啡吧等第三方企業入駐醫院,滿足日常需求。共設置4組充電寶,10個輪椅,14個按摩椅。
增設地面停車位:在原有253個車位基礎上增加到493個,停車場內免費停車,并提倡本院職工綠色出行或停在院外,院內地面停車位全部讓給患者,在停車場內,有保安人員負責停車指引,滿足大部分前來就醫患者的停車需求,提高停車場進出口的通過率,積極緩解群眾看病“停車難”問題。
免費公交車:德安縣人民醫院租用交通運營公司的公交車,一小時一趟每日8趟直接往返新、老院區。為方便城區、鄉、鎮居民前往新院區就醫和無交通工具職工上、下班乘坐,醫院與交通運營公司提供免費直通車從汽車站發車,到老院區乘車時間上午7:30-8:30-9:30-10:30-11:30-14:00-15:00-16:00-17:00,途經站點汽車站-老院區大門口-東風大道人民銀行-東風大道人社局-火車站公交站點-新院區大門口。
醫療服務延伸
健康宣教服務:以醫防融合的方式進企業、學校、社區、村、組,通過舉辦科普講座、發放宣傳資料、義診篩查等方式,向廣大群眾普及健康知識,推動醫防深度融合、科學融合、有機融合,促進“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累計管理患者39297人,簽約14676人,參與管理的醫護人員147余人,累計復診隨訪9000余人,累計用藥提醒18000余人,健康宣教受益6萬余人。今年以來共組織義診39次,科普講座26次,義診篩查8530人,其中高中危人群924人,送醫送藥上門服務20余人次。通過深化醫防融合管理,推動社區健康管理走深走實,進而實現群眾“晚生病、少生病、不生病”的健康管理目標;減少醫保資金負擔,防范資金流失,讓慢病患者得到規范治療并養成良好依從性;提供居家治療改善失智失能患者生活質量,減輕家庭負擔;通過精準篩查讓需要到醫院就醫的患者得到及時救治;通過廣泛深入的健康宣教提升居民健康素養。
緊密型醫聯體服務:為讓廣大群眾不出家門就能享受省級專家的醫療服務,聘請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肝膽外科、甲乳外科、腫瘤內科、胃腸外科、心血管內科、呼吸內科等專家到縣人民醫院坐診、教學查房及手術?;颊呖赏ㄟ^醫院官方網站,手機APP微信公眾號等多種渠道進行線上預約,系統會根據醫生的排班情況和患者的需求進行智能匹配,并生成詳細的預約掛號單,包括就診時間,地點,醫生信息等。
服務質量監督
志愿者服務:組織醫院行政、醫技、臨床科室的工作人員利用休息時間在導診臺、門診各樓層進出口處開展志愿者服務。累計安排行政后勤人員志愿服務92人次,改善了患者就醫體驗。
投訴反饋渠道:設立投訴電話4623127,總值班電話4623887,意見箱等,及時收集患者的意見和建議,不斷改進服務質量。
德安縣總醫院人民醫院院區始終秉承“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將優質服務貫穿患者整個就醫過程,提升患者就醫體驗,努力為群眾提供更高水平、更加溫馨、更加滿意的醫療健康服務。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