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安縣人民醫院:多發高危肺結節治療的新選擇——單孔胸腔鏡手術
九江新聞網訊(劉忠凱 雷丹)近日,德安縣總醫院人民醫院院區肝膽、胃腸、胸外科成功實施了一臺高難度單孔胸腔鏡左肺葉切除+縱隔淋巴結清掃+胸腔閉式引流+肋間神經阻滯術。患者術后1周拔管,現已康復出院。
患者朱女士在體檢中發現左上肺存在多個高危結節,其中最大的結節已達到20*15mm大小,這讓朱女士和其家屬深感擔憂。為尋求最佳治療方案,朱女士家屬來到人民醫院院區肝膽-胃腸-胸外科。
王恩泉主任接待了患者家屬,并仔細審閱了患者的影像資料。通過影像學分析和科內多位醫師的討論,初步判斷患者的高危結節可能為肺癌。為了制定更加科學、合理、規范的治療方案,科室立即申請,組織了一次多學科擴大會診。(MDT,全稱為多學科診療模式,是一種集合外科、內科、腫瘤內科、影像科等多學科專家共同討論個性化治療方案的診療方式。在MDT模式下,患者會在治療前得到由各領域專家組成的團隊對病情的綜合評估。)
經過MDT討論,專家們決定為朱女士實施單孔胸腔鏡下左上肺結節楔形切除手術。術中,醫生會根據冰凍病理結果來判斷結節的性質。如果最大的結節為浸潤性腺癌,那么將建議進行根治性手術治療,以達到腫瘤治愈的效果。在告知患者及家屬治療方案并征得同意后,王恩泉診療團隊有條不紊地準備術前相關事宜。
手術當天,在多個科室的緊密協作下,手術順利實施,手術時長2小時。術中冰凍結果提示,最大的結節確實為浸潤性腺癌,腫瘤大小為2.3cm*1.4cm*0.8cm。根據肺癌治療指南和術前手術規劃,醫生們隨即為朱女士實施了單孔胸腔鏡左肺葉切除+縱隔淋巴結清掃+胸腔閉式引流+肋間神經阻滯術。其中,肋間神經阻滯是一種創新的治療手段,通過在術中胸腔鏡下局麻藥物浸潤肋間神經,可以大大減輕術后患者的切口疼痛,促進患者快速康復。
術后,朱女士恢復順利,于一周后拔管并康復出院。最后病理結果提示,朱女士腫瘤分期為早期(T1CN0M0,IA3期),只需定期復診治療。這一結果讓朱女士和家屬備感欣慰,也對醫院的醫療技術和服務質量表示了高度認可。
王恩泉主任介紹,單孔胸腔鏡肺葉切除術是胸外科的一種成熟手術治療技術。與傳統的多孔手術相比,單孔胸腔鏡手術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疼痛輕等優點。由于胸部手術切口疼痛是困擾患者康復的一個重要因素,醫生們不斷通過改進手術技巧,減少手術操作孔,從過去的多孔發展到今天的單孔,從而大大減輕了患者的術后切口疼痛,促進了患者的快速康復。
今年,德安縣總醫院人民醫院院區大力推進“快速康復外科”建設,肝膽、胃腸、胸外科結合自身特點,積極開展微創化、精細化治療。據統計,2024年該科室已開展了近800臺手術,其中微創手術占比約80%。今后,該科將繼續秉承“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不斷提升醫療技術和服務水平,為人民群眾的健康福祉作出了積極貢獻。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