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高質量推進長江國家文化公園(九江段)建設的思考及建議
胡傳奇
建設好長江國家文化公園,是推動新時代文化繁榮的重大工程,是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動實踐。九江作為長江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如何以更高水平和質量推進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需要進一步深入思考。
九江建設長江國家文化公園的基礎和亮點
九江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積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孕育了鮮明的文化特色,鑄就了響亮的文化品牌,刻錄了清晰的文化地標,很大程度上豐富了長江流域的文化多樣性。
九江是山江湖城絕世資源的完美融合之地。贛鄱文化是長江文化的重要載體,而以九江為代表的贛鄱文化集名山、名江、名湖、名城于一體,南倚廬山、北臨長江、東望鄱陽湖,如此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優勢和人文歷史積淀,讓潯陽古城成為歷史文化名城之一,2022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九江是古今中外多元文化的交匯共生之地。國家文化公園的核心是文化,習近平總書記曾稱贊“九江是一個多元文化的地方”,山水文化與詩詞文化在此交匯,宗教文化與書院文化在此交逢,杏林文化與孝廉文化在此交織,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在此交融。
九江是漢唐宋元千年風韻的集中展示之地。九江在秦朝設郡、漢代筑城,晉隋唐宋元時期為七省通衢的通都大邑,明清時期躋身全國“三大茶市”“四大米市”,沿江分布的浪井、庾亮樓、潯陽樓、鎖江樓、琵琶亭、尋陽古城遺址等文化景觀,是九江城市發展不同階段的歷史文化見證。
九江建設長江國家文化公園的機遇與挑戰
從國家層面來看,既是戰略部署,又有政策支持。國家先后出臺《長江文化保護傳承弘揚規劃》《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實施方案》,從國家層面謀篇布局。習近平總書記始終牽掛長江流域綠色發展和長江歷史文化遺產保護,2023年10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長江國家文化公園(九江城區段)考察。文化和旅游部出臺《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明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措施。
從省級層面來看,既高度重視,又極力支持。九江擁有長江江西段152公里的全部岸線,是長江國家文化公園江西段的核心。江西省《長江國家文化公園江西段建設保護規劃(征求意見稿)》初步確定重點建設區為全省15個縣(市、區),其中九江市11個縣(市、區);設計45個核心展示園,其中九江市18個核心展示園。
從市級層面來看,既具備先天條件,又具備后發優勢。市委、市政府將長江國家文化公園(九江城區段)作為文旅攻堅行動的重大項目高位推動,項目一期、二期已順利完工并面向市民開放,項目三期正在加快推進,并全面啟動瑞昌銅嶺銅礦遺址文化公園、湖口山江湖生態文明展示園、彭澤濱江文旅融合等長江國家文化公園項目建設,后發優勢逐漸顯現。
以歷史的長鏡頭和區域的廣鏡頭來看現在的九江,雖然我們推進長江國家文化公園有基礎、有優勢,但有四種現象需要引起重視:一是“藏在深閨人未識”,挖掘還不夠到位。二是“墻內開花墻外香”,傳承還不夠到位。三是“守著金山餓肚子”,利用還不夠到位。四是“文化旅游兩張皮”,融合還不夠到位。
相關工作建議
九江作為長江國家文化公園江西段的重要建設區域,必須高起點謀劃、高效率推進、高質量建設,努力建成全省率先、全段一流的示范區,在全省乃至沿江“走在前、作示范”。
統一布局,因地制宜推進。立足全市空間布局規劃,加快編制《長江國家文化公園九江段建設保護規劃》。開展九江境內長江流域內早期文明的考古調查、勘探和發掘,系統研究梳理九江長江文化發展脈絡,不斷充實長江文化序列。圍繞保護傳承、研究發掘、環境配套、文旅融合、數字再現等關鍵領域,加快謀劃推動潯陽江最美長江岸線文化提升改造、廬山優秀傳統文化展示傳承、瑞昌銅嶺銅礦遺址環境整治及保護展示、湖口縣“山·江·湖”生態文明展示園、彭澤縣“海門第一關”文旅融合展示等一批高質量的文旅項目、文化業態。
整合資源,推動業態提級。開發長江文化公園主題性旅游線路,以旅游線路帶動各節點縣城、鄉村的發展。開展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多樣化品牌化體育賽事活動,以品牌體育賽事推動國家文化公園發展。深度推進“旅游+”“+旅游”產業跨界融合,大力發展銀發游、低空游、民宿游、citywalk等新產品、新業態和新線路特色旅游,努力在建設長江現代文明中打造更多具有辨識度、全國影響力的故事IP、形象IP、產品IP。以九江如網如織的河湖為輔助載體,將長江景觀和水工建筑物以及河道岸線景觀、歷史文化景觀相結合,打造長江經典水上旅游線路。
擴大宣傳,加強文化傳承。在國家、省級、市級等多個層面組織長江國家文化公園交流研討會、音樂會、消費季、文化尋寶等系統交流活動,打通宣傳推廣新渠道,探索“全媒體看九江”模式。創作推出具有九江風情的一批文學作品、舞臺藝術作品、美術作品等特色文藝作品,講好九江故事。探索建設長江文化公園數字博物館,利用現代科技與數字化手段,全景展現長江國家文化公園九江段風貌。
創新模式,做好資金保障。科學謀劃一批長江國家文化公園九江段標志性項目,爭取相關項目納入“十五五”時期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工程項目儲備庫和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充分發揮省級文物保護、文化旅游、生態環境保護、城鄉建設、水利建設等各領域專項資金在長江國家文化公園(九江段)建設中的作用。積極引入第三方參與長江國家文化公園(九江段)文旅融合項目的開發建設,加強與央企接洽,采用BOOT(建設-擁有-經營-轉讓)、BLT(建設-租賃-轉讓)模式支持公園建設,約定項目經過一定期限后,再將該項目無償移交給公園管理方。
(作者單位:九江市委辦公室)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