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不落地 城市更美麗——八里湖三小垃圾分類在行動
九江新聞網訊(周靜云) 垃圾分類是城市文明的“綠色密碼”,也是保護地球的重要行動。通過分類投放,可回收物能“重生”為資源,有害垃圾不再污染土壤,廚余垃圾也能變成滋養土地的肥料。作為新時代的小公民,我們從小學習垃圾分類,既是責任,更是對美麗城市的美好承諾。一起行動起來,讓垃圾找到“回家的路”!
班會啟智 垃圾分類明
在班會課上,班主任老師通過生動的講解和有趣的互動,向同學們普及了垃圾分類的基本知識。老師詳細介紹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分類標準,并通過小游戲讓同學們快速掌握分類技巧。同學們積極參與,踴躍發言,紛紛表示要將學到的知識帶回家,和家人一起踐行垃圾分類。通過這次班會課,同學們不僅學到了知識,更增強了環保責任感。
手繪匠心 手工筑夢新
為了讓垃圾分類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同學們在課后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手工制作和手抄報活動。大家用廢舊材料制作了分類垃圾桶模型,用畫筆描繪出垃圾分類的場景,還設計了精美的宣傳海報。這些作品不僅展示了同學們的創意和動手能力,更傳遞了環保的理念。學校還舉辦了垃圾分類手抄報展覽,吸引了眾多師生駐足觀看,進一步擴大了宣傳效果。
實踐入微 分類潤無聲
垃圾分類不是口號,而是融入點滴的行動!在家里,同學們監督家人做好垃圾投放;在學校,主動檢查班級垃圾桶;周末還走進社區,拿著自制的宣傳單,向鄰居講解分類方法。有的同學甚至發明了“家庭分類積分表”,用攢下的積分兌換小綠植。從校園到家庭再到社會,小小的身影正用行動證明:垃圾分類,我們不是旁觀者!
一顆顆環保的種子,已在同學們心中生根發芽。通過知識學習、創意宣傳和生活實踐,大家不僅成為垃圾分類的“小專家”,更帶動了身邊人加入綠色行動。未來,讓我們繼續攜手,用每一天的堅持,讓垃圾“各歸各位”,讓城市更加潔凈美麗!“垃圾不落地,城市更美麗”——這不是終點,而是我們共同的新起點!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