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安縣總醫院人民醫院:下肢血管閉塞,神經甲乳血管外科解患憂
九江新聞網訊(吳小星 雷丹)近日,德安縣總醫院人民醫院院區傳來好消息,神經甲乳血管外科呂卿醫療團隊通過精準手術,成功為一名重癥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解除了長達2年的病痛。術后,患者恢復良好。
患者67歲,因左下肢間歇性跛行持續2年并伴有靜息痛加重半月而入院治療。就診時,患者的左下肢在靜息狀態下持續疼痛,足趾皮溫顯著降低,脛前動脈及足背動脈搏動微弱,行走能力嚴重受限,不足100米即感覺左足疼痛不適。這些癥狀極大地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使他備受煎熬。
據接診醫生介紹,該患者既往有長達20年的高血壓病史和3年的糖尿病史,且長期吸煙飲酒,未能規律控制基礎疾病。這些不良生活習慣和基礎疾病可能是導致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重要原因。
為了明確患者的病變情況,神經甲乳血管外科呂卿醫療團隊為他進行了下肢動脈彩超及CTA檢查。檢查結果顯示,患者左側下肢淺動脈存在粥樣斑塊形成并管腔閉塞,雙側下肢動脈內膜毛糙、管膜增厚,并伴有粥樣斑塊形成。
面對患者病情,醫療團隊迅速制定了詳細的治療方案。在全麻下,他們為患者成功實施了左股淺動脈內膜剝脫術。手術過程中,醫療團隊憑借精湛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精準地剝脫了病變的動脈內膜,恢復了血管的通暢性。
術后,患者的左足皮溫迅速恢復正常,足背動脈搏動有力,疼痛癥狀也明顯減輕。經過一段時間的康復,患者已經能夠正常行走,生活質量得到了顯著提高。
“該病例的警示意義大于治療本身。”呂卿表示,患者長期吸煙、高血壓及糖尿病控制不良是誘發重癥血管病變的關鍵因素。據統計,吸煙者罹患外周動脈疾病風險較常人高2-6倍,合并糖尿病將使截肢風險增加10倍。
神經甲乳血管外科溫馨提醒廣大市民朋友們,要時刻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一旦出現下肢疼痛、麻木等不適癥狀,應及時就醫檢查和治療,以免延誤病情。對于存在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的患者,更應積極控制病情,改善生活習慣,降低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