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高校外籍師生齊聚九江職業大學,沉浸式體驗非遺文化魅力
九江新聞網訊 3月21日,江西科技學院34名留學生與江西外語外貿職業學院12位外籍教師共同走進九江職業大學天工制作坊,開啟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之旅。中外師生通過親手制作琺瑯掐絲工藝品、嘗試傳統扎染技藝,深度感受中華傳統工藝的獨特魅力,架起跨文化交流的橋梁。
指尖上的千年技藝:琺瑯掐絲“圈粉”國際友人
在天工制作坊非遺導師的指導下,留學生們首次接觸國家級非遺項目琺瑯掐絲工藝。從繪制紋樣、掐絲塑形到點藍上色,外籍師生們屏息凝神,將細如發絲的銅線嵌入畫板,勾勒出花鳥、山水等傳統圖案。一位留學生感嘆:“這比想象中更難,但看到成品在陽光下閃爍時,我理解了中國人常說的‘工匠精神’。”
扎染方巾“開盲盒”:傳統與現代碰撞火花
活動現場,扎染體驗區歡聲不斷。外教與留學生將白布通過捆扎、浸染等步驟制作出獨一無二的紋樣。打開染布的瞬間讓來自各國的留學生直呼神奇:“每一塊布都是驚喜,感覺自己是在開盲盒,真是太有意思了!”九江職業大學工藝導師表示:“扎染的隨機性打破了語言隔閡,師生們通過色彩和圖案自然交流,這正是非遺的魅力所在。”
非遺工坊成文化紐帶 推動文明互鑒
作為非遺傳承基地,九江職業大學天工制作坊近年來持續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目前已設有陶藝工坊、景泰藍工坊、扎染工坊、創客空間等九大功能區域。天工制作坊負責人介紹,此次聯合體驗是九江職業大學國際文化交流的重要環節,未來將邀請更多外籍師生參與非遺研學,讓傳統技藝成為講述中國故事、促進文明互鑒的生動載體。
此次沉浸式非遺體驗,不僅讓外籍師生領略了中國傳統工藝的精妙,更以手作之美串聯起不同文化背景群體的情感共鳴,為傳統文化國際化傳播提供了創新實踐樣本。
(九江職業大學供稿)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