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你認識的嗎?2025年第一季度“九江好人”名單公布
經各地各單位推薦,部門及專家評議組評議和文明九江公示監督,產生2025年第一季度“九江好人”鄒小紅等8組9人。


22年特教路
用愛照亮特殊兒童的未來
(湖口縣)
鄒小紅,女,1983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湖口縣特殊教育學校校長,全國特教聯盟理事,江西省特殊教育學科帶頭人。22年來,她以赤誠之心扎根特教事業,以滿腔的熱情和無私的奉獻精神,為殘疾學生創造更好的教育環境和生活條件,用愛心和智慧點亮殘疾孩子們的人生之路。鄒小紅以專業、愛心與擔當,為特殊兒童筑起希望的燈塔。她不僅是學生眼中的“鄒媽媽”,更是行業的標桿與社會的楷模”,先后榮獲江西省特殊教育工作先進個人、江西省骨干老師、九江市首屆文明實踐社會化志愿服務項目大賽二等獎。在她的帶領下,學校先后獲得“江西省特殊教育工作先進單位”“九江市三八紅旗集體”等榮譽。


平凡守候“三代人”
四十余年如一日演繹愛親佳話
(武寧縣)
曹宗英,女,1955年12月出生,九江市武寧縣石渡鄉洞口村村民。1985年,先天性重大視力殘疾女兒出生,她日復一日悉心撫養殘疾女兒長大成人;2006年,丈夫因意外半側癱瘓,她不離不棄細心守護癱瘓丈夫直至離去;2009年,殘疾女兒女婿生育一女,她接續撫養外孫女,用心用情耐心照料年幼外孫女快樂成長;她四十余年如一日,用日復一日的平凡守候“三代人”四十余年,抒寫了不平凡的人間真情,演繹了愛親佳話。


拾金不昧顯真情
平凡之路鑄不凡
(柴桑區)
鄒金彬,男,1976年12月出生,九江柴桑城運交通運輸有限公司的一名普通駕駛員。2025年1月4日,一位89歲的五保戶老人不慎將裝有2300多元錢的錢包遺落在鄒金彬的車上,鄒金彬發現錢包后,面對突如其來的“收獲”沒有絲毫猶豫,立即向公司匯報并主動上交,最終找到了這位老人并歸還錢包。鄒金彬以拾金不昧的高尚品德和敬業精神,在公司內外備受贊譽,成為眾人學習的楷模。


90后夫婦冬至縱身冰河勇救落水男孩
(永修縣)
袁魏魏,男,1990年8月出生,永修縣白槎鎮向陽村村民,從事汽車維修行業。萬平平,女,1991年9月出生,永修縣白槎中心幼兒園中班教師。2024年12月21日晚6點左右,正值冬至,90后夫婦袁魏魏和萬平平駕車返回江西九江市永修縣白槎鎮向陽村老家過節。路過一座小橋時,發現橋上有輛孤零零的自行車,心生疑惑的二人下車查看。剛下車,便聽到微弱卻急切的呼救聲。萬平平迅速撥打報警電話,并用手機手電筒照亮,只見一個男孩整個身體已沒入冰冷河水中,雙手拼命掙扎,情況危急。袁魏魏順手抓起一根樹枝,脫下外套,毫不猶豫跳入刺骨河水中。他奮力游向男孩,讓其抓住樹枝,艱難地將男孩拉到身邊,拼盡全力拖至岸邊,成功將男孩營救上岸。
緊急心肺復蘇七分鐘
六旬老人化險為夷
(湖口縣)
徐錦鋒,男,1982年5月出生,中共黨員,湖口縣均橋鎮人,中央儲備糧九江直屬庫湖口分庫職工。2024年5月23日,均橋鎮一位六旬老人溺水,當時已失去心跳和呼吸。緊急時刻,在附近干活的徐錦鋒急忙趕到,跳入水中將老人救起,并持續為老人進行了7分鐘的心肺復蘇,老人慢慢恢復知覺。事跡先后被新聞直播間等媒體刊播,榮獲“2024年度湖口縣見義勇為先進個人”。
熱血大學生跳進水坑勇救溺水老人
(德安縣)
鄭子鵬,男,2005年出生,共青團員,德安縣寶塔鄉九里村人,現就讀于東華理工大學法學專業,在校身兼多職,成績優異,表現突出。2024年7月31日,在德安縣一十字路口,一名男子騎摩托車墜入施工坑,連車帶人淹入水中。剛結束法院實習路過的鄭子鵬,立刻跳入泥水施救,在路人協助下3分鐘救起傷者,又運用急救知識讓傷者生命體征恢復,直至15分鐘后救護車趕到。同年12月,他被授予德安縣“見義勇為先進分子”稱號。


退休教師化身社區志愿服務之光
(潯陽區)
金桂芬,女,1949年8月出生,東風小學的一名退休教師。40年來,無論是在上班期間,還是退休以后,她總是積極參加潯陽區考棚、丁官路、梅綻坡、六角石等社區的志愿服務活動。有人問她:“退休了不在家享受天倫之樂,為什么要去做志愿者?”她的回答也很簡單:“生活不僅僅是為了活著而活著,而是要活得有意義,做一些對社會有益的事情,只要生命不止,我的志愿服務就不會停歇。”她還帶領全家人一起做公益,左鄰右舍遇到什么麻煩事,只要一個招呼,她和家人便滿口應承下來,跑上跑下,無論是烈日當空,還是刮風下雨,總有她熱心的身影。對她來說,志愿服務是文明的互動,是人間的親情,更是她40年堅守的無聲詮釋。
殘疾“義務快遞員” 傳遞鄰里暖情
(德安縣)
鐘建春,男,1973年4月出生,德安縣吳山鎮錫礦社區殘疾低保戶。鐘建春出生時便被查出患有侏儒癥,社區考慮到他的身體情況,為他提供了一份公益性崗位保潔員的工作。他雖然身體多有不便,卻有著一顆感恩的心,當起了社區的“義務快遞員”。自2022年起,鐘建春每天只要有空,都會騎著三輪車往返集鎮無償幫助社區居民們收發快遞,無論天寒暑熱、刮風下雨,3年來從未停止,累計取快遞3萬件左右。在送快遞的過程中,他也“順手”幫助一些出行不便、年老體弱的居民購置生活用品等。以實際行動回饋社會,善良樂觀的精神感動著身邊每一個人。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