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布會】修水縣:奮力打造模具產業標準化聚集化發展新范式
三年前,當修水縣炸響開山第一炮時,很多人質疑:一個國貧縣如何在“石頭縫里搞工業”?三年后,這個典型的山區縣已躋身省級特色裝備制造產業試驗區,初步形成了從模具設計、加工制造到汽車零部件、智能裝備終端的全產業鏈條。在九嶺山脈上,一座立足修水、面向全球百億級模具產業集群正拔節生長。
記者從日前召開的“推動九江經濟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修水縣專場上獲悉,2024年該縣模具產業營收達34.68億元,產業規模位居中部縣域前列。
筑基立柱 構建“三擎”賦能新生態
“我們拿出‘大山溝里搞工業、石頭縫里建工廠’的決心,全力推動并實現總投資120億元、占地1100畝、標準廠房達36.8萬平方米的模具數字產業園在一年內開工建成并投產,創造了‘修水工業速度’。”修水縣有關工作人員在介紹模具產業發展時,言語中充滿了自豪。
近年來,修水縣將模具作為首位產業培育,積極引鳳筑巢,依托“產業協同、資源共享、數字賦能”創新發展理念,形成“大企業建平臺、小企業用平臺”的產業共生生態,舉全縣之力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先后投資18億元,建成研發、設計、制造、裝配、沖壓、檢測六大公共平臺,引進370多臺加工設備、26條自動化生產線,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技術解決方案。通過平臺共享,設計效率提升40%,制造周期縮短15%,大宗物料采購成本下降10%。同時,依托電信中部云計算大數據中心,推動24家模具企業完成數字化轉型。聯合華為共建模具云工廠,打造“中部模具工業大腦”,實現模具設計、生產、檢測全流程云端協同。嵌入DeepSeek,建設修水模具產業私有大模型,借助人工智能系統推進修水模具產業專業化、國際化發展。
聚勢成鏈 創新“三維”招商新路徑
產業聚集化發展,離不開精準招商和強鏈補鏈。修水縣創新專業招商、產業招商、以商招商等招商模式,瞄準重點區域,緊盯產業鏈上下游關鍵環節,推動“鏈主”企業與配套企業協同落地。
該縣優選一批懂工業、懂專業、懂產業的招商干部,組建專門招商小分隊,聚焦長三角、珠三角派駐,推行“集中辦公”模式,舉辦上海、東莞模具產業推介會,有針對性地提供模具產業發展降本增效方案,以產業高度協同打造產業鏈集聚,以產業發展邏輯吸引產業鏈企業落戶,成功引進耐斯機械、哲盛科技等26家配套企業,形成“龍頭帶動、中堅支撐、小微配套”的產業梯隊。此外,該縣還精心培育現有落戶產業鏈企業,千方百計降低生產成本,有求必應優化企業服務,強化落戶企業在修體驗,以商帶商、以商招商,拓展修水模具產業版圖。
融通要素 鍛造“三鏈”護航新體系
產業高質量發展,要素保障是關鍵。修水縣以“硬舉措”優化“軟環境”,全力打造廠房、人才、金融“三鏈協調”保障體系。
為了讓企業放心投資、安心創業、順心發展,該縣建設53萬平方米標準廠房,實現企業“拎包入駐”,優先保障模具項目落地,并規劃建設孫嶺拓展區1000畝,為產業留足發展空間。實施“人才強鏈”工程,出臺《模具產業人才服務保障措施》,落實各項人才政策,引進高層次人才,并指導修水職業中專組建模具訂單班,每年可定向培養技術工人500名,著力構建“產教融合、以產聚才”生態。同時,設立5億元模具產業引導基金,深化“政銀企”合作,創新推出“模具貸”金融產品,累計放貸3.16億元,解決企業融資難題。
站在新的起點,修水縣將以三大戰略升維行動開啟新征程,全力推動模具產業邁向更高能級,奮力朝著產業營收過百億元的目標奮勇前行。
(九江日報全媒記者 梅俊)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