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昌一幼開展“話清明 承傳統”清明節主題系列活動
九江新聞網訊(章琦夢 王曉玲)近日,瑞昌一幼開展了以“話清明 承傳統”為主題的清明節系列活動,通過多元化的體驗,引導幼兒感知清明節的深刻內涵。
清明前夕,教師借助圖片向幼兒講述清明節起源及習俗,大班幼兒還開展知識問答賽,老師們將習俗、歷史、詩詞編成題目,孩子們分組激烈搶答,收獲滿滿。
清明是追思先人的時節,教師滿懷深情地為幼兒們講述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黃繼光等革命先烈的動人故事,讓幼兒真切感受他們為國家和人民無私奉獻、犧牲自我的偉大精神,在幼小的心靈中種下愛國的種子。
小朋友們拿起畫筆,以“我心中的英雄”為主題,在畫紙上認真涂抹、勾勒。他們將對先烈的感恩與敬仰,融入線條和色彩之中,讓英雄的精神在稚嫩筆觸間延續。
在老師的指導下,孩子們認真地挑選材料,用心地剪裁、粘貼,一朵朵栩栩如生的黃色菊花在他們手中綻放。
又是一年青草綠,又是一絲艾草香。“寒食青團店,春低楊柳枝。酒香留客在,鶯語和人詩。”清明節傳統習俗之一就是吃青團,當小朋友與青團相遇,一場文化傳承正在上演。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清明之際,春和景明,孩子們與父母奔赴郊外,迎著東風奔跑。風箏扶搖直上,載著他們對春天的熱愛與向往,繪就春日里的美好圖景。
“一、二、拉!”空地上傳來陣陣歡呼聲。大家雙手緊攥繩子,齊聲喊著口號,體驗拔河的樂趣。在這傳統習俗里,感受著春日的活力與團結的力量。
清明有吃彩蛋的習俗,寓意團團圓圓。人們把彩蛋涂成“五彩蛋”,小朋友吃彩蛋、玩“碰彩蛋”,祈愿整年好運連連、身體健康。
孩子們把古詩和手指謠結合,在歡快的節奏中加深了對節日的印象,重現詩里雨紛紛的畫面,傳遞著對先輩濃濃的緬懷。
清明是紀念,亦是傳承,讓我們心懷感恩,遙寄思念,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不忘過往,希冀未來,懷揣希望,篤定前行!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