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緬懷先人、寄托哀思的傳統節日。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極倡導文明新風,九江市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組織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文明實踐活動,引導群眾在積極參與中厚植家國情懷,增強文化自信,培育文明健康節日風尚。 在清明節即將到來之際,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普及民俗知識,引導群眾緬懷先烈,繼承和發揚革命傳統文化,3月27日,彭澤縣黃花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聯合東紅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清明節歷史與文化知識科普講座。 志愿者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闡釋清明節的習俗與民間故事,并講解了寒食、祭掃、踏青、賞春等傳統習俗,深刻認識清明節的文化內涵,激發群眾愛黨愛國、銘記歷史的民族情懷。充滿正能量的講座引起聽眾們的共鳴,現場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講座過程中,大家全神貫注,互動環節更是踴躍提問,分享家鄉的清明習俗,現場氣氛熱烈。村民們表示此次講座讓他們對清明有了全新的認識,更加了解清明習俗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蘊。 3月28日,永修縣三角鄉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積極行動,組織志愿者深入集鎮與村組,廣泛開展清明文明祭掃宣傳活動。 活動中,志愿者們走街串巷、逐戶上門,將一份份《三角鄉清明文明祭掃倡議書》送到鄉親們手中。倡議書中,倡導文明安全祭掃成為核心要義,鼓勵大家摒棄傳統的焚燒紙錢、燃放煙花爆竹等舊俗,提倡采用鮮花祭掃、踏青遙祭、家庭追思會等綠色環保方式緬懷先人,以電子香燭代替明火紙錢,嚴守防火規定,杜絕火災隱患,祭掃結束后不忘隨手清理垃圾,守護家鄉的綠水青山。 同時,“綠色低碳祭掃”理念也深入人心。志愿者向群眾呼吁抵制大操大辦、散埋亂葬等不良風氣,保持墓地整潔,以清掃、獻花等樸素形式寄托哀思,傳承優良家風。此次宣傳活動得到了廣大群眾的積極響應,村民紛紛表示認同并愿意踐行文明祭掃新風尚。 近日,賽湖街道新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巧手做青團 濃濃節日情”親子手工活動。 活動現場,工作人員與在場的小朋友和家長們一起暢聊清明節的起源、意義、習俗、文化飲食等知識,并共同朗誦詩歌《清明》,拉開活動序幕。隨后,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大家一起制作青團,利用蒸青團的間隙,工作人員還帶領現場的小朋友及家長參觀了知青館。在館內大家認真聽取了“七烈士”的英勇故事。 此次通過開展多元活動喚醒文化記憶、聯結情感紐帶、傳遞精神價值,讓清明節不止于哀思,更成為感悟生命、傳承文明的全民課堂。 為引導居民樹立文明祭祀理念,雙鐘鎮西門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織開展了“綠色祭祀倡新風,移風易俗過清明”宣傳活動。 活動伊始,志愿者們詳細講解了綠色祭祀的意義與方式、傳統祭祀的弊端及相關法律法規,倡導居民采用鮮花祭祀、植樹掃墓、家庭追思等環保、文明的方式表達哀思。同時,強調了移風易俗的重要性,呼吁大家從自身做起,摒棄陋習,樹立文明新風。 活動中,社區工作人員向居民發放了《綠色祭祀倡議書》,居民們紛紛表示支持,并在倡議書上簽名承諾。本次活動得到了社區居民的積極響應和廣泛參與。 通過此次活動,居民們對綠色祭祀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紛紛表示愿意從自身做起,踐行文明祭祀理念,為保護環境、弘揚新風貢獻力量。 清明將至,湖畔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以“移風易俗·文明清明”為主題,引導居民養成健康、綠色、科學的文明祭祀方式,將文明理念注入節日習俗。 社區工作人員向居民們發放文明祭祀倡議書,普及文明祭祀知識,倡導大家采用鮮花祭掃、網絡祭祀、植樹祭祀等低碳環保的方式緬懷先人。同時,呼吁大家摒棄以往陋習,倡導文明祭祀新風尚,共筑綠色清明好氛圍。 隨后,大家一起制作青團,大家邊學邊聊清明飲食文化?;顒又校鐓^特別推出“低糖養生青團”配方,兼顧傳統與健康需求。居民們將做好的青團裝入環保食盒,贈予獨居老人,讓溫情隨春味傳遞。 3月30日,溫泉鎮板橋山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舉辦“我們的節日·清明”采米萩活動。10余名兒童在志愿者帶領下,手持籃筐走向田間地頭,學習辨識清明時節特有的鼠曲草(俗稱“米萩”)。文明實踐員現場講解植物特征,孩子們俯身輕采嫩芽,家長也紛紛加入親子互動。
已有 2 人贊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