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江西省“四個100”文化導師下鄉活動走進德安縣,新聞導師雷鳴、文藝導師張栗娜、宣講導師黃曉曄分別來到縣融媒體中心、縣蒲亭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縣第一小學開展授課活動。
在德安縣融媒體中心,江西廣播電視臺信息、交通頻率主播雷鳴以其深厚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圍繞演講的方法、技巧以及講述了電視節目和廣播節目的區別與創作。他通過生動的案例,告訴大家,演講不僅是語言的表達,更是情感與思想的傳遞。針對電視節目,他強調視覺語言的重要性,需注重鏡頭組接、畫面構圖及后期包裝,同時結合當下短視頻傳播趨勢,提出“強節奏、強視覺沖擊”的創作理念;談及廣播節目時,著重講述了聲音設計技巧,如主持人的情感表達、聲音蒙太奇運用,以及如何通過聲音塑造場景、刻畫人物等方面。
在蒲亭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華東交通大學副教授黃曉曄率先通過《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 助力德安鄉村全面振興》的示范宣講,讓學員們更加直觀感受到了宣講的力量。隨后通過為什么要進行理論宣講、宣講的內容是什么、宣講的形式是什么三個方面給學員們進行授課。黃老師告訴大家,宣講作為一種重要的傳播方式,通過面對面的交流傳達重大主題思想,引領觀念、凝聚共識。
在德安縣第一小學舞蹈室,江西省舞協副主席、九江學院藝術學院副院長兼藝術教育中心主任張栗娜以“美育背景下舞蹈教學的創新”為切入點,指出在美育背景下,舞蹈教學不僅是技能的傳授,更是對學生審美感知、創造力與人文素養的全面培育。舞蹈是美育最生動的載體之一,通過創新教學模式,能讓學生在肢體律動中感受美、表達美、創造美。
張老師結合自身多年教學實踐,提出多項極具實操性的策略。她指出應打破傳統“模仿式”教學局限,要引導學生在特定氛圍中理解舞蹈內涵,激發情感表達。(葛婧煜)
已有 4 人贊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