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由瑞昌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舉辦的2025年“四季村晚”之夏季村晚在瑞昌銅嶺銅礦遺址博物館精彩上演。舞臺上,歌舞表演活力四射,民俗展示別具一格,小品相聲詼諧幽默,臺下觀眾其樂融融,共同感受濃濃的鄉土文化氣息,共享來自鄉村的歡樂與溫暖。
5月1日,彭澤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聯合縣衛生環保志愿服務分隊舉辦“‘五一’獻愛心,致敬最美勞動者”主題活動,為環衛工人送上節日慰問與暖心服務。
志愿者早早抵達活動現場,將營養早餐分裝成袋,以確保環衛工人在辛勤工作后能夠及時補充能量。針對環衛工作的高危作業特點,市容環衛建設服務中心負責人講解了道路清掃的安全規范、極端天氣的防護措施以及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流程,以切實提高參與者的安全防護能力。
為弘揚勞動精神,培養青少年感恩意識與社會責任感,“五一”國際勞動節當天,德安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帶領20位小小志愿者走上街頭,以實際行動向城市最美勞動者致敬。
活動前夕,孩子們聚集在德安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親手設計制作祝福卡,他們發揮奇思妙想,用靈巧的小手拼湊出暖意心卡,用稚嫩的筆端寫出童心真情,“騎手叔叔,您送餐時要注意安全哦!” “爺爺辛苦了!感謝您給我們一個干凈的城市”!卡片承載著孩子們最純粹的敬意和對勞動者們的暖心祝福。經過1小時精心制作,40張滿載愛心的祝福卡放進了裝有水和風扇的伴手禮袋中。隨后在志愿者的帶領下大家來到人潮涌動的萬象廣場,開啟一場與城市勞動者的感恩邂逅。
為深入弘揚新時代勞動精神,厚植青少年兒童熱愛勞動、團結協作的品格,5月1日,火石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以“勞動潤童心 行動育成長”為主題,組織22名兒童及8名家長志愿者開展勞動教育實踐活動。通過桑葚采摘、烘干制作、成品包裝三大實踐環節,孩子們在沉浸式體驗中感受勞動魅力,收獲成長喜悅,活動取得顯著成效。
活動首站,孩子們走進火石村果桑園,在志愿者指導下學習采摘技巧,觀察桑樹生長特性,感悟自然與勞動的緊密聯系。隨后,在烘干制作環節,孩子們親手將新鮮桑葚分揀、清洗、烘制,了解食品加工的科學原理;最后的成品包裝階段,他們分工協作,設計標簽、封裝成品,將勞動成果轉化為可分享的“甜蜜禮物”。家長志愿者熊女士表示:“孩子不僅學會了團隊合作,還體會到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這種教育方式生動又有意義。”
為致敬環衛工人的辛勤付出和無私奉獻,營造社會各界崇尚勞動、尊重勞動者的良好氛圍。4月29日,永修縣涂埠鎮康樂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小小善舉,溫暖環衛工的堅守之路”活動,為城市“大功臣”環衛工人送上草帽和水,用實際行動傳遞關懷與敬意。
活動當天,社區志愿者們帶著滿滿的心意,來到環衛工人工作的路段。當一頂頂草帽、一瓶瓶水遞到環衛工人手中時,他們臉上綻放出驚喜而溫暖的笑容。
活動中,社區和青年志愿服務隊針對長運大院小區內花壇的雜草及環境衛生進行集中整治。青年志愿者們通過打掃小區公共活動場所衛生、撿拾花壇中的白色垃圾及雜草,對垃圾、雜草等進行了集中清理整治,給社區居民創造了一個干凈整潔的人居環境。志愿者們還積極響應垃圾分類的號召,引導轄區居民正確投放各類垃圾。通過活動還給居民一個干凈整潔的人居環境。
晚會節目形式多樣,既有傳統韻味,又具時代特色。節目從器樂合奏《紅歌三連奏》正式拉開帷幕,以激昂旋律點燃全場;器樂合奏《最親的人》、獨唱歌曲《女兒情》《美麗的漓江河》歌聲嘹亮;《采茶舞》的演員們活力四射的舞姿瞬間點燃現場氣氛,贏得觀眾陣陣掌聲,現場氣氛熱烈。非遺與勞動的交響,點亮了賽陽的夜空,也繪就了社區發展的新圖景。
4月28日,蔡家垅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愿者走進奧林匹克幼兒園,開展“大手牽小手,和美蔡家垅”文明實踐活動,為孩子們送上勞動教育與文明啟蒙的雙重“禮物”。 活動以“勞動最光榮”為切入點,志愿者通過動畫短片和趣味故事,向孩子們講述勞動節的由來,介紹環衛工人、農民伯伯等勞動者的日常。手工環節,孩子們在志愿者指導下用彩泥制作“小小勞動者”形象,塑造廚師、教師、醫生等職業角色,感受不同職業的價值。互動游戲中,志愿者帶領孩子們模擬整理書包、垃圾分類等勞動場景,以寓教于樂的方式培養自理能力與環保意識。此次活動通過“大手”傳遞勞動精神,“小手”踐行文明理念,不僅讓孩子們在節前感受到勞動的意義,更推動社區與校園攜手培育“勞動美、社區和”的文明新風尚,為“五一”國際勞動節增添溫暖底色。
已有 2 人贊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