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營商環境 我們在行動之一把手訪談】以法治之力賦能營商環境之優——市司法局黨組書記、局長周文利談法治化營商環境再優化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市司法局立足“一個統抓 五大職能”,聚焦市場主體急難愁盼問題及法治需求,以強化制度建設、執法監督、法律服務為抓手,持續探索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新路徑,不斷增強企業群眾法治獲得感和滿意度。市司法局黨組書記、局長周文利表示,該局將始終踐行“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理念,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和國務院決策部署,從“重商”“護商”“暖商”三方面入手,著力助力我市法治化營商環境再優化。
周文利表示,市司法局在政策文件把關上體現“重商”。聚焦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辦事創業的痛點難點,修改完善影響市場主體公平競爭的相關內容,全面清理涉企行政規范性文件和政策文件,扎實做好涉企行政規范性文件和政策文件的審查工作,為各類市場主體提供無差別的制度支持。2024年,市司法局先后為市政府涉企28項決策事項出具合法性審查意見,審查涉企行政規范性文件和政策文件20件,清理涉企行政規范性文件和政策文件228件,確保了市政府出臺的政策措施不減損市場主體合法權益或者增加其義務。
在規范執法上體現“護商”。近年來,市司法局聚力降低行政執法活動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影響,深入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大力推廣“企業安靜生產期”制度,規定每月1~20日期間為企業“安靜生產期”。除特殊情形,各級行政執法部門原則上不準對企業開展行政執法檢查,讓“無事不擾”成為涉企執法常態。推進包容審慎監管方式,建立行政執法減免責清單制度,大力推行柔性執法、人性化執法,做到寬嚴相濟、法理相融。2024年,全市適用免罰案件數47109件,免罰金額2580.43萬余元,從輕處罰案件數2072件,減輕處罰案件7280件,減輕金額3628.69萬余元。同時,充分發揮行政復議監督糾錯功能,推動行政機關完善執法制度、改進執法方式,從源頭上規范行政執法行為,預防和減少行政爭議。今年2月,我市報送的“某公司不服江西省某市城市管理局不予批準新增共享電動車投放數量行政復議案”成功入選司法部發布的10個行政復議典型案例。
在公共法律服務上體現“暖商”。近年來,市司法局全面整合市、縣、鄉公共法律服務資源,推動市縣鄉三級及工業園區建立“一站式”綜合性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工作站)229個。深化律企合作機制,搭建律企協作平臺,幫助企業增強抵御法律風險能力。2024年,全市律師事務所共開展“法治體檢”“法治贛商行”等活動278場次。支持律師事務所“走出去”,并引導優化境外布局。2024年,我市江西惟民律師事務所在吉爾吉斯共和國設立分支機構,成為我省律所赴境外設立的首家業務機構。指導公證機構優化涉經營主體公證服務機制,積極探索“公證+企業”服務新模式。全市公證機構為企業開通“綠色專道”,設置專門的企業辦證窗口,做到“當日受理、及時辦理、快速出證”。發揮調解“第一道防線”作用,探索人民調解、商事調解、公證調解等矛盾化解聯動模式,為企業發展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組織開展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專項普法活動,針對企業法治需求,創新開展“點餐式”“服務式”普法,更加精準滿足市場主體多樣化法治需求,推動了普法與法治實踐深度融合。
周文利表示,下一步,市司法局將認真履行政府行政執法監督機構職責,扎實組織開展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進一步規范行政檢查主體,全面梳理公布行政檢查主體行政檢查事項,在涉企現場檢查過程中推廣“入企掃碼”,嚴格落實涉企重大行政執法決定備案審查機制,為加快打造“三個區域中心”、建設“一個美好家園”,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長江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提供堅強法治保障。
(九江日報全媒記者 趙岑雨)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