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里看見文明九江】九江這堵墻讓噪聲治理從“合規”到“合心”
4月22日早上7點,江西省九江市潯陽區生態環境局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副大隊長項翔手持噪聲監測儀站在贛北化工廠宿舍小區,屏幕顯示47分貝。不遠處,國能九江發電有限公司運煤廊道的皮帶機正全速運轉。這是他這一年來數不清第幾次在現場蹲守監測。
這場治理攻堅始于2024年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組轉辦件,琵琶亭社區群眾反映國能九江發電有限公司運煤廊道噪音嚴重擾民。
九江市生態環境局迅速行動,三次委托第三方機構監測廠界及居民區噪聲,六次聯合琵琶亭社區召開協調會。盡管數據始終符合國家三類標準,但群眾訴求不容忽視。
2024年5月26日四方座談會最終拍板:由國能九江發電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在長50米的運煤廊道東側加裝8米高復合隔音墻。
“達標不是終點,滿意才是標準。”項翔告訴記者。
針對群眾反映問題,九江市潯陽區生態環境局綜合行政執法大隊立即組建工作專班,創新采用“技術監測+入戶調查”雙軌工作法,即專業機構分析噪聲頻譜特性,社區干部對21戶重點居民問卷調查,最終鎖定125Hz-4000Hz的中低頻噪聲為治理重點。
“公司72小時內完成隔音方案設計,采用穿孔鋁板外覆、離心玻璃棉內填的復合結構,重點阻隔中低頻噪聲。僅用5天完成施工,第三方檢測確認達到《聲環境質量標準》二類標準。”國能九江發電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張琦表示。
監測數據顯示,居民窗邊夜間噪聲值降至47-53分貝,較改造前下降4-6分貝。
“以前半夜總被‘哐當’聲吵醒,現在開窗也能安睡。”贛北化工廠宿舍小區2棟居民王連花說。
琵琶亭社區檔案室里,21份滿意度調查表整齊歸檔,此次治理所有居民對效果表示滿意。社區干部張甜甜手機中的兩段視頻形成鮮明對比:整改前居民掩耳疾行,整改后老人隔音墻下閑話家常。她說“這面墻既是降噪設施,更是企民連心橋。”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