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文明都昌”微信公眾號上一看到這個活動,我馬上就報名參加,并第一時間把這個活動分享到“萬戶鎮鄉村振興促進會”工作群中,我們促進會中的愛心鄉賢紛紛打來電話向我打聽,要求多多認領微心愿,希望為這些孩子們盡一份力,不一會兒微心愿就認領完了。許多沒有認領到微心愿的鄉賢還拜托我,下次如果還有此類活動,一定第一時間通知他們。萬戶鎮鄉村振興促進會顧問曹宇感嘆道。
活動現場,“圓夢使者”們帶著對孩子們的深切關懷,將一份份滿載愛意的禮物送到孩子們手中。這些“微心愿”樸素而真摯,一盞節能臺燈能讓弟弟安心寫作業,一件長裙能溫暖媽媽的心……這些心愿看似微小,卻承載著孩子們對親人的關愛和對未來的期盼。孩子們接過禮物,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他們用稚嫩的聲音表達著感激之情。愛心志愿者劉郡感慨地說道:孩子們有時候心愿往往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家人。他們需要的不僅是物質支持,更是心靈上的陪伴與理解。
最后,浙江省電視臺記者、著名科幻作家李易謙帶來主題為《AI時代,科幻已死?——人工智能、寫作、科幻、敘事的四重秘境》的特別課程,為孩子們打開科技與人文交織的思維新視界。
“今天我收到了一份小禮物,是關于《銀河帝國》的一套書,我許下這個心愿是因為七年級的時候看到了關于這本書介紹,所以對它產生了極大的興趣,自己在網上買了兩本來看,非常喜歡,感謝幫我們實現這些心愿的叔叔阿姨們,我希望以后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傳遞這份溫暖。”萬戶中學學生熊梓婷說。
都昌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促進中心負責人表示:我們的最終目的是凝聚更多社會力量,讓關愛常態化、精準化。未來,活動將覆蓋全縣24個鄉鎮,通過“現場征集+微心愿信箱”、平臺媒體發布持續征集需求,并探索與鄉賢資源深度聯動,例如引入鄉賢愛心企業提供就業培訓、搭建留守兒童與父母的情感聯絡平臺等,實現從“物質幫扶”到“精神賦能”的升級。
“千人千愿 微夢啟航”用微小的心愿點亮希望,用鄉賢的熱忱重燃鄉情。通過該活動不僅能讓留守兒童感受到社會的溫暖,更加激發新時代鄉賢“反哺故土、共建家園”的使命感。正如愛心鄉賢劉某所言:“家鄉的每一份需要,都是我們回報的契機”。期待更多愛心與智慧匯聚,讓鄉村振興的畫卷因“微心愿”而更加絢麗。
已有 1 人贊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