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信九江分公司:助力國能神華打造行業“萬兆光網+智慧電廠”新標桿
九江新聞網訊 萬兆光網作為新一代信息通信基礎設施的核心,對推動數字經濟提質增效、賦能千行百業智能化升級具有重要意義。中國電信九江分公司攜手國能神華九江電廠,率先試點布局萬兆光網技術應用,打造廠區萬兆全覆蓋的光網底座,解決廠區接入網設備層層堆疊、工業設備和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為智能化、智慧化生產和高效運營提供強有力的網絡支持。
中國電信九江分公司、國能神華九江電廠聯合成立“萬兆光網+智慧電廠”創新實驗室,依托中國電信鄱陽湖智算中心的算力支持,結合電廠生產場景,聚焦50G-PON技術優化、光網與AI深度融合等課題應用攻關。根據規劃,2025年底前在萬兆光網全面建設完成的基礎上,鋪開各類基于萬兆光網的生產應用。“這不僅是網絡升級,更是生產方式的變革。”神華九江相關負責人表示,項目實施可大幅提升設備管理效率,降低運維成本,是傳統能源企業數字化轉型新標桿。
萬兆光網筑基,搭建工業級數字底座
作為華中地區主力火電廠,神華九江曾面臨設備監測數據傳輸卡頓、多系統協同效率低等挑戰,以萬兆光網構建“大帶寬、低時延、高可靠”的全光網絡,為電廠智慧化生產打下數字根基。萬兆光網帶寬,支持毫秒級數據實時回傳,設備運行參數、監控畫面等海量數據“零延遲”匯聚至中控系統,生產狀態一目了然;萬兆光網極致穩定可靠,筑牢網絡安全防線,關鍵控制信號傳輸零中斷。同時,網絡實現全場景無縫覆蓋,無源光網絡技術覆蓋全廠,從高溫高壓的鍋爐車間到露天碼頭堆場,實現“一光到底”的全域連接,徹底解決傳統工業網絡抗干擾能力弱的難題。
三大智能場景,重塑電廠智慧生產邏輯
萬兆光網的應用,將在三大智能場景重塑電廠智慧生產邏輯,快速提升生產效能:
一是超高清AI監控,設備隱患“秒級感知”。在鍋爐與燃煤傳輸帶區域,8K超高清攝像頭24小時采集設備影像,通過萬兆光網實時回傳至AI質檢平臺。算法可精準識別0.1毫米級的設備磨損、焊縫裂紋或異常發熱,提升故障預判準確率,將設備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在碼頭與高空作業區,智能攝像頭化身“安全衛士”,通過AI行為識別技術,實時抓拍未規范佩戴安全帽、違規進入危險區域等行為,并對違章行為進行警示管理,安全管理從“事后追溯”轉向“事前預防”。
二是工業控制智能化,生產數據“會說話”。萬兆光網搭載工業PON與光總線技術,接入全廠數千個傳感器,實時采集溫度、壓力、振動等數據,通過邊緣計算動態優化燃煤效率,助力碳排放管理更精細。基于光網與AI融合構建的預測性維護模型,系統可提前72小時預判發電機組部件故障,實施精準運維,提高設備可靠性,為能源安全保供提供有效方案。
三是全無線化生產辦公,移動協同“零卡頓”。在辦公區,萬兆光網超寬信道支持千臺設備并發連接,視頻會議、AR遠程運維等操作流暢無卡頓,峰值速率達8774Mbps,延遲低至3毫秒,遠程協作如同“面對面”。在生產車間,AGV機器人與巡檢機器人通過Wi-Fi 7 AP實現無縫漫游,多AP協同調度技術解決信號干擾,設備與控制中心實時“對話”。過去需要人工往返確認的物料運輸、設備巡檢,如今機器人自動完成,生產流程實現智能化,工人從“現場奔波”轉向“屏幕操控”。
當萬兆光網的“數字之光”照亮電廠的每個角落,帶來的是國能神華九江電廠效率與安全的雙重躍升:從人工巡檢到AI智能監控,從經驗決策到數據驅動,能源行業的智能化轉型正加速落地,打造行業“萬兆光網+智慧工廠”新標桿。
(九江電信供稿)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