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營商環境 我們在行動】以“公安之為”答好法治化營商環境必答題——市公安局黨委副書記、常務副局長張力談優化營商環境新舉措
法治化營商環境是市場經濟運行的基石,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命線”。一直以來,市公安局以“法治護商、服務暖商、平安穩商”為主線,圍繞法治保障、服務效能、安全防控三大維度精準施策,持續推出創新舉措,努力答好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的必答題。近日,市公安局黨委副書記、常務副局長張力在接受九江市融媒體中心記者專訪時,詳細解讀了市公安局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的舉措與成效。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張力開門見山地指出。在全市進一步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動員大會后,市公安局率先出臺了《九江市公安機關優化營商環境護企安商便民十七條措施》,為企業發展提供良好法治保障。十七條措施分為四個部分,內容涵蓋規范涉企執法監管、簡化涉企審批流程、提升涉企服務質量、完善涉企幫扶舉措四個方面。“在交通執法方面,我們堅持柔性執法、人性化執法,實行非現場輕微交通違法柔性執法和十項一般交通違法行為首違不罰款不計分,讓執法既有力度、更有溫度。”張力接受專訪時說道。此外,在提升涉企服務質量方面,市公安局推出派出所“綜窗”服務“一站式”辦理、高頻戶籍業務“一條龍”服務、二手小客車轉讓登記“一證照”通辦等措施,進一步優化了政務服務。
創新建立并持續運用“一企一警”服務機制,在經開區、工業園區、規模以上企業密集設立警務站,配套建立“一企一警”包保聯系制度,對重點企業派駐“警務管家”,提供安全防范、治安防控、法治宣傳、政務服務等集約化服務。截至目前,全市企業已設立警務室24個,服務站117個,建立包聯企業制度的派出所86個、“一企一警”警企聯防點316個。其中,在市公安局潯陽區分局金雞坡派出所定點建立的“紅色警務驛站”,為本地重點芳烴煉化企業——九江石化企業員工推行“一站式”辦理和24小時預約“一對一”定制服務27批次。
組織全市公安機關常態化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入企大走訪”,通過日常走訪、案件隨訪、回訪以及建立警企聯絡微信群等方式,擴大企業訴求摸排覆蓋面。2024年共深入走訪各類企業724家,開展警企座談153場。
流程做“減法”,效率做“加法”。市公安局建立全省首個公安“大一窗”服務專區,整合157項公安政務服務事項入駐市民服務中心公安“大一窗”服務專區,并率先開通免費郵寄身份證便民服務。在全市128個派出所全面推行派出所綜合窗口服務,實現治安、戶政、交管、出入境等185項高頻業務在基層派出所“一站式”辦理。2024年以來,全市派出所“綜窗”為企業、群眾辦理戶籍業務203719件、治安業務34630件、出入境業務862件。最大限度壓縮審批時限、提升服務效能。“像大型活動安保許可審批時限,我們由5個工作日壓縮至3個工作日等,就是為了不斷提升服務效率。”張力介紹說。
“對涉企的違法犯罪,我們始終堅持‘零容忍’態度。”張力說。全市公安機關開展打擊假冒偽劣和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昆侖2024”專項行動,共偵辦侵犯知識產權類刑事案件79起,采取強制措施103人,打掉犯罪團伙6個、窩點44個。2024年共偵辦經濟犯罪案件129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74人,涉案金額近3.17億元,挽回經濟損失5003萬元。
堅持向科技要警力,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提升風險防范精準度。全力推進智慧交通建設,重點打造交通態勢感知系統,智能動態調整紅綠燈配時,在不動路、少動路的前提下,在市區九瑞大道、長虹大道、廬山大道等37條里程達171.6公里的主次干道建設綠波帶,使高峰時段平均行程時間下降40%以上,平均行程速度提升60%以上。“這相當于在市區再造了一條快速路,受到市民廣泛贊譽。”張力笑著說。
優化營商環境離不開良好的社會治安環境,市公安局高度重視企業周邊治安秩序的維護,對企業周邊開展24小時不間斷巡邏,提高見警率和管事率,讓企業和員工有實實在在的安全感。此外,全面推行“搶單式”巡邏勤務模式,民警在八小時之外可結合轄區治安熱點和個人時間,自主選擇巡邏時段、區域和巡邏路線,極大提升了街面見警率、管事率。
“我們以法治‘硬舉措’優化營商‘軟環境’。”張力表示,全市公安機關將結合九江公安工作實際,進一步規范涉企執法、提升涉企服務、清倉涉企投訴、打擊涉企違規,為企業發展提供全方位保障,為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長江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貢獻更大公安力量。
(九江日報全媒記者 張 倩)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