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安三中首屆心理健康游園會舉行
九江新聞網訊(毛琳)5月25日是全國心理健康日,為了幫助學生緩解心理壓力,提升情緒管理能力,5月23日,德安三中開展首屆心理健康游園會活動。來自華東師范大學徐光興教授心理護航團隊的老師將心理教育與趣味活動巧妙融合,為全校學生打造了一場沉浸式的自我探索之旅。五大創意活動區化身心靈驛站,讓學子們在歡聲笑語中釋放壓力、療愈情緒,書寫屬于青春的積極篇章。
情緒解碼:從覺察到共鳴
活動伊始,“情緒調頻站”便成為人氣焦點。一面“情緒猜猜猜盲盒墻”前,學生們通過肢體動作與表情包卡片配對,化身“情緒偵探”,在趣味互動中學習解讀非語言信號。有人模仿跺腳皺眉的憤怒,有人演繹捂臉低頭的羞澀,歡聲笑語間,情緒識別的能力悄然提升。幾步之遙的“積極暗示能量墻”則被層層疊疊的彩色便利貼覆蓋,匿名寫下的“你眼里的星辰,勝過所有宇宙”“今天的你,比昨天更勇敢”等暖心話語,像一束束微光,點亮同齡人之間的情感共鳴。
壓力釋放:用行動治愈焦慮
穿過長廊,“壓力釋放艙”的活力場景撲面而來。爆破氣球的“砰砰”聲與歡呼聲此起彼伏,學生們將寫滿煩惱的紙條塞入氣球,隨著炸裂瞬間,彩帶紛飛,壓力仿佛隨之消散。另一側的“壓力沙包投擲區”則充滿競技樂趣,畫著“焦慮怪獸”“拖延黑洞”的創意標靶前,學生們奮力投擲沙包,每一次精準命中都引發陣陣喝彩。心理教師解釋道:“通過具象化表達和肢體釋放,焦慮情緒更容易被‘看見’和化解。”
藝術與靜心:在創作中照見自我
“心靈藝術坊”的靜謐與隔壁區域的喧鬧形成鮮明對比。鋪開白紙,執起彩筆,學生們在“房樹人心靈畫布”上自由勾勒線條。看似隨意的房、樹、人組合,經專業心理教師解讀后,成為潛意識的鏡像——舒展的樹冠暗示心態的從容,緊閉的房門或許藏著未言說的情緒。而在“能量補給站”,數十名學生跟隨指導老師練習“金剛八部功”,一呼一吸間,浮躁心緒逐漸沉淀。
青春之歌:自由唱響情緒出口
校園大廳中央,一支立麥、一圈環繞的座椅,構成了游園會最熱烈的“解壓自由唱臺”。沒有評分規則,無需專業技巧,學生們手握麥克風接力登場。《倔強》的鏗鏘、《夜空中最亮的星》的溫柔、《稻香》的輕快……青春的歌聲在大廳回響,即興改編的歌詞引發陣陣歡笑,自發響起的掌聲與喝彩讓這里成為情緒共振的磁場。正如一名參與者感嘆:“當歌聲和別人的掌聲一起響起時,孤獨感突然就消失了。”
治愈閉環:從體驗到收獲
手持“心靈護照”穿梭各區的學生們,每完成一項挑戰即可收獲一枚印章。集滿五枚印章后,抽獎區的定制解壓捏捏樂、心理書簽等治愈小禮成為活動的甜蜜收尾。而比獎品更珍貴的,是許多學生反饋的“第一次覺察到情緒需要被照顧”的感悟。
這場游園會的意義,早已超越簡單的游戲。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灌輸理論,而是創造體驗。當學生通過擊倒“壓力標靶”獲得掌控感,在匿名墻上寫下祝福時學會共情,在自由歌唱中感受被接納——這些瞬間,就是心靈成長的種子。
本次游園會以游戲化設計打破傳統邊界,讓學子們在互動中學會自我覺察與關懷。德安三中未來將持續創新活動形式,讓心理健康意識如種子般扎根青春沃土。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