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市第三小學:巧手傳文脈 童心耀端午
九江新聞網訊(游蕾)端午節前夕,廬山市第三小學德育處組織開展了“巧手傳文脈,童心耀端午”主題活動。通過“文化浸潤、勞動實踐、匠心傳承”三大板塊,引領學生感受端午文化的魅力,體驗勞動樂趣,展現新時代少年的風采。
主題隊會上,低年級師生通過生動有趣的動畫視頻,了解端午節的起源、習俗和屈原的愛國故事。課堂上,“賽龍舟”“掛艾草”的由來,讓孩子們感受傳統節日的深厚底蘊。
高年級學生則開展了“詩詞誦讀會”,以詩寄情,以詞詠志,《離騷》《九歌》的經典片段回蕩在教室中。
學校倡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向長輩學習傳統技藝。一時間,廚房里、客廳中,處處可見孩子們忙碌的身影:有的跟著奶奶包粽子,嘗試用紅豆、蛋黃甚至紫薯創新餡料;有的向媽媽學縫制香囊,一針一線填充艾草,繡上“平安”字樣。粽葉與艾草的清香和親子間的歡笑聲交織在一起,傳遞出文化傳承與守護的魅力。
孩子們將親手制作的粽子、香囊、彩蛋贈予家人,表達感恩之情。活動日當天,學生們還將粽子帶到學校與師生分享。教室里飄滿粽香,歡聲笑語中彌漫著分享的喜悅,提前營造出濃郁的端午氛圍。
5月23日下午,五、六年級的“手制香囊比賽”點燃了校園的創意熱情。每班三名選手現場比拼,限定40分鐘內完成至少一個香囊。比賽現場,小選手們穿針引線,縫制布片,填充香料,綴以流蘇和端午元素裝飾。一個個鼓鼓囊囊、香氣四溢的香囊就誕生了。
評委老師從創意、工藝、文化內涵三方面評分,最終五(5)班、六(7)班脫穎而出,榮獲本次比賽一等獎,五(2)、五(3)五(8)班及六(5)、六(6)、六(8)、六(9)榮獲二等獎。德育處負責人表示,孩子們的作品既有傳統韻味,又充滿童趣想象力,這就是文化傳承最美的樣子!
本次活動以傳統文化為紐帶,讓學生在勞動中感悟匠心,在分享中學會感恩,更在詩詞與技藝的浸潤中增強了文化自信。未來,學校將繼續以傳統節日為載體,讓文化傳承的種子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綻放新時代的光彩!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