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熠熠送教路,閃閃紅星潤童心——九江雙語實驗學校小學美術教師送教交流共成長
九江新聞網訊(孫鑫)為推動城鄉教育資源均衡共享,5月27日,九江雙語實驗學校響應經開區中小學美術中心組號召,依托“學在經開”論壇2025年第二十四期(總第262期)平臺,開展《閃閃紅星》主題美術送教下鄉活動。小學美術教師周妍溪攜精心設計的課程走進西林學校,將紅色文化與藝術教育創新融合,為鄉村學子打造沉浸式美育課堂。

周妍溪老師以“星光引路人”的角色,用旋律激昂的革命歌曲《閃閃的紅星》開啟教學。課堂通過三大創新環節實現美育與德育的有機結合:一是“尋星跡?本土紅色敘事”,以贛北岷山革命根據地為歷史背景,將九江人民抗爭故事轉化為動態視聽素材,通過動畫短片與老照片展陳,讓學生在地域紅色文化中感知“紅星”的精神內涵。二是“識星魂?藝術符號解構”,采用“比量觀察法”引導學生分析紅星的幾何造型與色彩構成,通過辨識不同歷史時期的紅星徽章,將抽象的革命精神轉化為可觸摸的藝術符號,培養審美感知能力。三是“做星迷?非遺技藝活化”,融入傳統剪紙工藝,學生通過折、剪、貼等實操步驟創作立體紅星作品。當孩子們舉著“會發光”的星星歡呼時,教室成為紅色文化與藝術實踐的生動場域。

此次活動受到西林學校充分關注,分管教學副校長趙娜帶領綜合組教師全程聽課。老師們一致認可“紅色主題+非遺技藝”的課程設計,認為其打破了傳統美術教學的單一性,為鄉村美育提供了可復制的教學范式。針對課堂節奏把控、分層指導策略等方面提出改進建議,形成“授課—評課—優化”的閉環教研模式。
此次活動是九江雙語實驗學校踐行“共享、共進、共成長”教育理念的縮影。學校將持續聯合經開區美術中心組,以“學在經開”論壇為載體,常態化開展送教下鄉活動。通過優質課程輸出、教研資源共享,推動城鄉美育從“資源輸送”向“協同發展”升級,讓藝術教育的光芒照亮每一位孩子的成長之路,為教育均衡發展注入持續動能。
責任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