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營造濃厚節日氛圍,倡導文明過節新風尚,連日來,九江市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開展了“我們的節日·端午節”文明實踐主題活動。包粽子、編五彩繩、畫五彩蛋……和諧鄰里共品悠悠粽香,共話端午習俗,處處洋溢文明和諧的節日氛圍。 演出在楊梓鎮鼓舞隊的開場大鼓《站臺+戲》中啟幕,激昂的鼓點點燃全場氛圍。節目單涵蓋黃梅戲《天女散花》《鬧花燈》、舞蹈《攙扶》《風箏誤》《俊女子親哥哥》、男女聲獨唱《戀曲1990》《咱老百姓》、時裝走秀《活力無限》等多元節目,更以川劇變臉壓軸,表演精彩紛呈,吸引600余名群眾觀看,現場掌聲此起彼伏。 此次活動,將藝術表演與移風易俗宣傳有機結合,既豐富了基層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也通過生動的節目形式傳遞了文明理念,獲得居民一致好評。下一步,楊梓鎮將繼續推動優質文化資源下沉,以文藝力量助力鄉村文化振興與社會治理。 活動伊始,80歲高齡的志愿者許庭花作為“特邀講師”,一步步分解演示包粽子手法。晌午時分,長桌上層層疊疊鋪滿近200個粽子,形態從歪斜的“小枕頭”到精巧的“四角塔”,記錄著孩子們從生疏到熟練的成長軌跡。這場飄著米香的文明實踐課,既讓孩童體驗到親手創造的快樂,也讓端午文化在新一代里傳承。 5月24日下午,修水縣濂溪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在帝王國際小區紅色客廳開展“濃濃端午情 清清糯米香”端午系列主題活動。 本次活動以傳統節日為載體,通過“文化傳承+鄰里互動+公益實踐”的模式,既傳統了文化基因,又增進了鄰里感情。活動現場,居民們相談甚歡、互相切磋包粽子手藝。在志愿者的引導下,親子互動制作各色漂亮的艾草香囊。社區工作者向小朋友們介紹端午節的來歷和意義,激發孩子們的愛國情懷。 活動當天,實踐員提前準備好餡料、粽葉、桌椅等物品,布置好場地,大家圍在長桌旁,動作熟練地折粽葉、填糯米、裹葉子、扎棉線。歡聲笑語中,一個個棱角分明、飽滿可愛的粽子逐漸成形。 活動最后,給包粽子最快最多最好的參賽隊伍進行了頒獎,還通過趣味問答向居民普及防范電信網絡詐騙、防溺水等知識,寓教于樂,讓大家在趣味的活動中學到日常安全知識。 比賽結束后,社區干部與志愿者分組行動,將粽子送到轄區低保殘疾孤寡等困難家庭,向他們送上節日的問候。 活動以一套專為老人設計的“養身手指操”拉開序幕。針對夏季高溫特點,志愿者聚焦用電防火、防中暑急救等知識開展宣講,特別提醒老人“少吃隔夜菜”“高溫天盡量少出門”。隨后,針對意外險、醫療救助等政策,采取“一對一答疑”形式,確保每位老人清楚惠民福利的申領條件與流程。 活動現場,社區工作人員早早布置好場地,桌上整齊擺放著新鮮的艾草、菖蒲、五彩絲帶、麻繩等制作材料,彌漫著濃郁的草本清香。活動伊始,社區志愿者通過趣味問答、故事分享的形式,向居民們講解端午節的由來及習俗。 活動當天,志愿者和居民早早地來到活動現場,提前將準備好的糯米、大豆、粽葉等食材取出擺放在桌子上,居民們紛紛挽起袖子,躍躍欲試。在包粽子的過程中,大家一邊交流著包粽子的心得和技巧,一邊聊著家常,現場歡笑聲不斷。經過大家共同協作,粽子堆滿了桌子,志愿者將包好的粽子進行分裝,送給參與活動的居民,讓大家帶回家與家人共同分享節日的喜悅,并送上節日的祝福。 5月22日,潯陽區新公園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粽情端午 鄰里同樂 廉潔同行”為主題的關愛老人端午活動,通過包“廉”粽、編彩繩、投壺等系列活動,將廉潔理念融入傳統民俗。 社區工作人員提前準備好糯米、粽葉、紅棗等食材,邀請轄區老年黨員和居民,圍坐在一起,一邊包粽子,一邊分享著生活中的廉潔小故事。 活動結束后,社區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們把包好的粽子和走訪物資送到轄區困難群體手中,讓這個端午充滿“廉”味與溫情。
已有 2 人贊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