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急救技能,共筑生命防線——德安縣總醫院人民醫院院區多舉措提升民眾心臟驟停自救互救能力
九江新聞網訊(李琳 雷丹)為積極響應“心肺復蘇周”號召,德安縣總醫院人民醫院院區于6月1日至7日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主題活動,旨在提升全民心臟急救能力,為降低院外心臟驟停死亡率筑牢防線。
活動期間,醫院充分利用門診大廳作為傳播急救知識的重要窗口,全天候滾動播放“心肺復蘇周”主題宣傳片,向每一位來院的患者及家屬傳遞“黃金4分鐘”的急救理念和掌握CPR-D技能的必要性。宣傳片吸引了眾多群眾駐足觀看學習,為急救知識的普及奠定了良好基礎。

此外,心血管內科聯合急診科、醫防融合等專業團隊,深入社區開展了一系列公益活動。活動現場,醫護人員不僅為居民提供了免費的心血管健康咨詢、血壓和血糖測量服務,還進行了心肺復蘇和AED使用的現場演示與教學。經驗豐富的醫務人員利用模擬人教具,詳細講解了心肺復蘇的操作步驟,包括如何快速識別心臟驟停、進行有效胸外按壓、開放氣道、人工呼吸以及AED的使用方法。演示結束后,醫務人員還手把手指導居民進行實操練習,確保他們真正掌握這些關鍵的急救技能。


心血管內科還舉辦了以“關愛生命、救在身邊”為主題的健康知識講座。主講老師圍繞心臟驟停的識別與急救、CPR-D操作要點與常見誤區等主題,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深入淺出地向居民傳授了急救知識。

作為活動的主要推動者,心血管內科李琳主任表示,“心臟驟停發生后的最初4分鐘內進行有效的心肺復蘇和除顫,患者的生存率將大大提高。然而,專業急救人員往往無法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到達現場。因此,‘第一目擊者’的及時、正確施救至關重要。我們舉辦心肺復蘇周系列活動,就是希望將專業的急救知識轉化為公眾可掌握、可操作的技能,讓更多人敢于出手、能夠施救,真正實現‘人人學急救,急救為人人’。”李琳進一步呼吁:“掌握CPR-D并非醫護人員專屬,它應該成為一項全民普及的基本生存技能。我們誠摯希望社會各界,包括學校、企事業單位、社區組織等,都能高度重視心臟急救知識的普及和技能的培訓。只有讓更多人掌握這些技能,我們才能在關鍵時刻挽救更多的生命。”據統計,本次活動共服務社區居民百余人次,發放宣傳資料百余份,直接參與CPR-D實操培訓的群眾達數十人。
此次心肺復蘇周活動,不僅普及了科學、實用的急救知識,更顯著提升了公眾對心臟驟停的認識和應對突發事件的信心與能力,營造了“關愛生命、勇于施救”的良好社會氛圍。未來,德安縣總醫院人民醫院院區將持續開展急救知識普及和技能培訓工作,將心肺復蘇的推廣融入日常健康教育和醫療服務中,不斷優化急救流程,提升綜合救治能力。我們堅信,在全社會的共同關注和積極參與下,全民急救素養的提升將有效筑牢生命安全的防線,為“健康德安”建設注入更強動力!
關愛生命,“救”在身邊!學習心肺復蘇(CPR)與AED使用,您就是生命的守護者!
責任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