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幼小科學銜接 趣味作業創意生花——潯陽區湖濱小學六年級語文組開展集體備課活動
九江新聞網訊(劉夢)6月10日,潯陽區湖濱小學六年級語文教研組開展了一場極具深度的集體備課展示活動。本次備課以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識字為內容,核心議題直指“如何通過有效作業設計實現幼小科學銜接”展開系統研討。
活動伊始,主講人劉夢老師以“打開漢字大門,探索漢字奧秘”為主題進行了大單元教學闡述。她說,本單元教學需融合音樂、美術、律動等多感官體驗,在國畫意境(《天地人》)、五行童謠(《金木水火土》)、律動游戲(《口耳目手足》)、名畫賞析(《日月山川》)及趣味活動(《語文園地一》)的生動情境中,激發學生識字興趣,落實核心素養,傳承文化基因。作業設計作為關鍵環節,需緊扣分層原則(基礎+拓展),緊密聯結生活實踐。
蔡玲玲老師的《天地人》作業設計,貫穿課前觀察交流、課中游戲深化、課后分層實踐(繪畫手工、親子共讀、微紀錄片或親子調查),提出生活聯系與趣味實踐。
徐敏老師的《金木水火土》作業設計,課前化身“生活小偵探”尋找五行元素;課中多維度活動(連數字、畫“上下”、拍手背、規范寫);課后可選填五行生活表、玩反義對或創意繪畫,融合生活觀察與文化滲透。
張玲老師的將《口耳目手足》作業設計與口語交際《我說你做》進行有效整合:課前“偵察兵”照鏡識部位;課中“字卡碰”、“我說你做”游戲化鞏固;課后“涂色樂”、“親子互指”及選編兒歌,突出趣味性與身體感知聯系。
趙雅琪老師設計的《日月山川》一課作業, 課前以“生活找漢字”與創意畫為重點;課中進行競賽、辨析、接龍;課后以古詩朗誦、黏土塑字或繪制漢字演變圖當“小講師”為延伸,融合多學科元素,引領學生感受漢字智慧。
王敏老師承擔了《語文園地一》《快樂讀書吧》的作業設計。她在進行《語文園地一》作業設計時,以“猜謎小能手”“漢字雙胞胎找不同”“姿勢小標兵”“誦詩小達人”及結合傳統文化的《剪窗花》親子體驗為主題,強調動手實踐與親子互動;《快樂讀書吧》作業設計重在創新構建“閱讀生態”:教室“悅讀角”與家庭“小天地”聯動,“閱讀存折”積分激勵,定期“故事分享會”,旨在變閱讀為生活習慣,點燃興趣,培養終身閱讀者。
活動最后,學校黨總支書記蔡慧總結發言,此次集體備課不僅是對知識的系統梳理與資源共享,更是教學思維的深度碰撞與升華。她表示,如同種子需要陽光雨露才能發芽,優質的備課也需多方智慧的融合方能綻放絢麗的花朵。
全體語文教師將以本次研討展示為行動指南,深入踐行幼小科學銜接理念,將創意作業設計的智慧融入課堂實踐,致力于打造更富活力、啟思增慧的語文課堂,持續涵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與人文情懷。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