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昌市黃金鄉:人大代表護航村道修復 打通群眾“心路”
九江新聞網訊(曹亮亮)近日,瑞昌市黃金鄉人大代表通過“代表接待選民”活動,積極回應群眾訴求,推動下巢湖村破損道路修復工程順利完成。該路段歷時30天的改造升級,從坑洼難行的“痛點路”變身平坦暢通的“民心路”,贏得村民廣泛贊譽,成為人大代表履職為民的生動實踐。
民聲傳遞:破損道路成發展“梗阻”
在黃金鄉下巢湖村“人大代表聯絡室”中,下巢湖村村民代表集中反映了村內主干道破損問題?!懊看悟T車經過都要繞行,希望能早日修好這條路?!贝迕顸S建華的訴求,道出了全村一百多戶家庭的共同期盼。
代表行動:實地調研開啟“解題模式”
黃金鄉人大了解情況后,立即組織人大代表前往現場調研。經勘測,破損路段全長860米,部分區域路基沉降明顯,修復工程迫在眉睫。瑞昌市人大代表費倫綱現場表態:“道路是鄉村振興的‘動脈’,必須優先解決!”隨后,黃金鄉人大啟動“民生實事辦理綠色通道”,協調鄉財政、交通等部門聯合制定修復方案,確保項目快速推進。
高效落實:30天打造“民心工程”
5月22日,道路修復工程正式動工。施工過程中,人大代表們多次深入工地督導,協調解決材料運輸、施工占地等難題。6月11日,工程提前竣工,徹底解決了雨季積水與通行安全問題。
基層治理新樣本:架起“連心橋”
通過“線下接待+現場調研+全程督辦”的工作閉環,人大代表不僅解決了群眾急難愁盼,更創新了基層治理模式。村民黃大爺感慨:“以前覺得問題難解決,現在看到代表們真辦事,我們對鄉村振興更有信心了!”
一條路的變遷,映照出基層民主的活力。黃金鄉人大代表以“接待選民”活動為紐帶,將群眾呼聲轉化為具體行動,用20天的實干回應了民生期待。這種“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履職態度,不僅暢通了鄉村道路,更架起了干群之間的“連心橋”,為鄉村振興注入堅實力量。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