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營商環境 我們在行動之一把手訪談】以港航營商環境之“優”蓄高質量發展之“勢”——市港口航運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黃效兵談優化港航營商環境
優化港航營商環境是提升港口和航運業競爭力、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關鍵舉措。近日,市港口航運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黃效兵在接受市融媒體中心記者專訪時表示,為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優化營商環境部署要求,市港口航運管理局聚焦政務服務提質、監管執法創新、企業訴求速應三大方向,著力打造高效便捷、安全有序的港口航運行業發展環境,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港航新動能。
政務服務“減負提速”。聚焦企業群眾辦事的痛點難點,為企業群眾辦事速度做加法、程序做減法,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務服務環境。市港口航運管理局整合優化船員業務、船舶登記、船檢業務等審批類業務,在航運交易中心大廳設置綜合受理窗口,實現“一件事一次辦”“一類事一站辦”。今年,對所有涉企審批事項進行流程再造,推動政務服務從“能辦”向“好辦”轉變,現已針對新增船舶審批業務出臺了優化新增船舶營業運輸證辦理方式,實現新增船舶營業運輸證書“一次申報、一次辦結”。優化便民服務舉措,執行“告知承諾+容缺辦理”,誠信企業信用公共服務平臺公示信用良好的企業群眾,辦理業務申請時,非核心材料缺失可容缺辦理;上線運行政務服務海事業務受理查詢系統;部分業務可根據群眾需求,郵寄辦理。今年1~5月,政務服務辦件量1788件,辦結率和滿意率均達100%。
監管執法“無事不擾”。聚力降低行政執法活動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影響,推行柔性執法和智慧監管,杜絕執法擾企行為。開展轄區水路運輸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實施分級分類監管,將轄區內企業分為AA(優秀)、B(一般)、C(差)三級,建立誠信企業清單,對誠信AA級企業實施零打擾。落實“企業安靜期”制度,嚴格涉企行政檢查,充分利用港航智能綜合監管指揮系統,實行電子巡航+無人機巡航+現場巡航模式,最大限度減少現場執法次數和頻率,提升行政執法效能,今年以來,電子巡航1120小時,出動無人機100余架次。推行輕微免罰、首違不罰,梳理更新8類輕微免罰事項、10類不予處罰事項,由處罰改為對應監管措施,2024年,辦理輕微免罰、首違不罰案件17起。
對企服務“有求必應”。以“建平臺、聚要素、優服務”為主線,著力提升港航服務質量和水平。搭建交流平臺,助推成立航運商會,為政企深度交流搭建堅實平臺;推動組建航運保險共保體,促進成員單位收益共享、風險共擔;搭建物流企業供需對接平臺,為航運物流企業、貨主單位提供交流渠道;搭建政銀企溝通平臺,召開航運金融對接會,為航運企業解決融資貸款需求。匯聚航運要素,引入國際航運公司在九江港設立提還箱點,便利企業在家門口提箱還箱;建設長江中游空箱保障中心,優化空箱資源調配和使用。優化港航服務,開展“物流服務進企業”活動,現場為企業優化物流方案,為企業降本增效提供航運物流服務。
“市港口航運管理局將持續以企業需求為導向,推動監管模式從‘重審批’向‘優服務’轉變,從‘管行為’向‘管信用’升級,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推動行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抓手,為九江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長江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貢獻更大港航力量。”黃效兵表示。
(見習記者 胡依倩 九江日報全媒記者 沈明杰)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