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卒中學會腦出血微創治療分會第三屆學術年會在九江學院附屬醫院召開
九江新聞網訊 為加速推進腦出血微創治療標準化體系建設,促進顱內壓監測技術的規范化應用,深化循證醫學在學科發展中的引領作用,推動國內外最新臨床研究成果向廣泛共識轉化,6月20-21日,中國卒中學會腦出血微創治療分會第三屆學術年會暨國家繼續醫學教育項目卒中防治減殘規范化診療高級培訓班在九江學院附屬醫院召開。
6月20日晚,第一屆委員會第三次常務委員及全體委員會會議在九江遠洲喜來登酒店拉開帷幕。會議現場氣氛熱烈,委員們圍繞分會的工作進展、未來規劃以及腦出血微創治療領域的熱點問題展開了深入且細致的討論,大家積極建言獻策,用專業智慧表達對學科發展的深切期許,不僅為分會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清晰的方向,更為后續學術活動的順利開展筑牢了堅實根基。
6月21日學術會議上,中國卒中學會腦出血微創治療分會主委、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黨委書記唐洲平教授,九江市衛健委黨委書記范志斌,九江學院黨委委員、副校長雷志強等出席大會開幕式并致辭,全國各地腦出血微創治療領域專家學者300余人參加大會。
唐洲平表示,近年來我國在腦出血救治的手術技術革新、疾病機制研究、臨床路徑優化等方面取得了成就,但腦出血微創治療工作依然任重道遠。他說,分會將繼續為各位專家學者提供平臺,為我國腦出血救治事業的發展和國家醫療健康政策的落實提供堅實保障。
范志斌對醫院在心腦血管疾病防治工作中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表示充分肯定。希望九江各級醫院切實把握學習機會,緊跟臨床發展前沿,加快補齊短板弱項,以“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的奮進意識,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和服務能力。
雷志強介紹了九江學院及醫院的發展歷程和取得的成果,并希望與會專家深入交流、廣泛合作,打破傳統學科界限,加強學科間的交流與協作,創新診療思路,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腦血管病防治模式,推出腦出血微創治療的學科體系,造福更多的腦出血患者。
開幕式由九江學院附屬醫院黨委書記殷小平主持。他表示,附屬醫院將以此次會議為契機,進一步加強與國內外同行的交流與合作,不斷汲取先進的學術理念和技術經驗,提升腦出血微創治療領域的科研和臨床實力,為廣大患者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
期間,唐洲平教授,中國卒中學會腦出血微創治療分會副主委、貴陽醫科大學附屬醫院伍國鋒教授,中國卒中學會腦出血微創治療分會副主委、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薛孟周教授,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陶傳元教授等20位國內腦出血微創治療領域權威專家,圍繞腦出血微創治療的技術突破、臨床規范、多學科協作等進行精彩分享,學術氛圍濃厚,讓參會人員受益匪淺。
此次會議為腦出血微創治療領域的專家學者和臨床醫生搭建了一個高規格、高水平的交流平臺。通過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臨床經驗,不僅有助于推動腦出血微創治療新技術、新理念與新方法的普及和發展,更將有力提升我國在該領域的整體醫療水平,為廣大腦出血患者帶來更多的福音。(九江學院附屬醫院供稿)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