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營商環境 我們在行動】為小微企業量身定制危廢服務
九江新聞網訊(李昱煒 九江日報全媒記者 周慧超)小微企業是地方經濟的“毛細血管”,九江生態環境部門將小微企業危廢處置難題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關鍵切口,打破“規模門檻”束縛,在德安縣試點為小微企業量身定制危廢服務方案。
在德安縣,不少小微企業面臨著危險廢物“處置難、成本高、風險大”的突出困境。“過去攢夠一車危廢得等兩三個月,聯系外地處置公司僅運費就占成本的40%,貯存期間還總擔心出現泄漏風險?!钡掳部h有德五金制造企業環保負責人坦言,產廢量小、種類分散的特性,讓小微企業在危廢處置市場長期處于“被邊緣化”狀態,轉運鏈條長、成本高不僅擠壓利潤空間,更成為懸在企業頭上的環境安全隱患。
為有效破解這一痛點,生態環境部門主動向上咨詢試點政策,并積極爭取創建試點機會,歷時半年調研論證,明確以培育本地化收集主體為核心的路徑,填補了長期存在的服務空白。
2024年初,九江璟祥環境服務有限公司在生態環境部門的全程指導下,成功獲批全縣首個小微企業危廢收集試點資質?!拔覀儎撔略O計‘小批量、多頻次、上門收’服務包,針對汽修廠廢機油、印刷廠廢油墨等12類常見小微企業危廢,推出‘電話預約—24小時上門—全流程數字化監管’的閉環服務。”璟祥公司總經理陳錚錚介紹,試點項目規劃的5000噸年收集能力,相當于為全縣小微企業搭建了一座“家門口的危廢中轉站”。
政策“溫度”體現在細節服務中。德安縣生態環境局監管人員每天都會登錄危廢管理平臺查看收集軌跡。“我們為試點單位制定了21項運營規范,從稱重掃碼到裝車固定都有標準化流程,同時建立小微企業危廢管理‘一對一’指導機制,幫助企業完善臺賬、規范貯存,讓專業服務真正‘沉下去’。”一位監管人員說。
改革成效正在逐步顯現。數據顯示,簽約企業危廢處置綜合成本下降35%,平均轉運距離從原先的120公里縮短至30公里以內?!艾F在一個電話就能上門收運,成本降低了、效率提高了,我們終于不用為幾桶廢溶劑發愁了?!钡掳部h寧鴻電子廠環保專員朱名輝的話,道出了48家簽約企業的共同感受。截至目前,試點已累計安全轉運處置危廢174噸,70余家小微企業直接受益。
更深遠的改變在于環境安全防線的筑牢。“本地化收集減少了長途運輸風險,我們能更精準地實施監管,企業危廢申報率、規范化處置率均提升至98%以上?!钡掳部h生態環境局副局長李勇駿表示,這項“微創新”不僅破解了企業痛點,更成為優化營商環境的“金名片”。隨著試點經驗的成熟,服務網絡未來將向鄉鎮延伸,計劃3年內在試點區域實現小微企業危廢收集服務全覆蓋。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