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城市整治山塘提升農田灌溉能力
九江新聞網訊(九江日報全媒記者 張新紅)近年來,共青城市充分發揮部門職能優勢,將山塘整治與下游高標準農田建設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使得山塘效益得到充分發揮、農田灌溉需求得到充分保障,有效解決了高標準農田灌溉“最后一公里”問題。
共青城市雖水源點多面廣,但農田灌溉以外河(湖)、山塘水庫取水為主。經前期摸底調查,全市農田灌溉“最后一公里”影響灌溉面積2000畝,主要分布在甘露鎮前山村,澤泉鄉關帝廟村,蘇家垱鄉青山村、土牛村,江益鎮躍進村等地。為此,共青城市借機構改革契機,將高標準農田灌溉水源建設納入相關部門職責,在體制機制上徹底消除部門隔閡。同時,做好項目謀劃統籌協調文章,推動渠系與高標準農田建設無縫銜接;積極爭取上級水利資金支持山塘水庫除險加固,解決滲漏問題,真正做到“高標上接、灌區下延”的要求。2022年,在整治澤泉鄉楊家塘時,水利資金投入20余萬元,并整合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新農村建設等方面資金14.7萬元,同步開展新農村建設、高標準農田建設、山塘改造及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土地承包戶魏發宋高興地說,原來種田擔心山塘滲漏和干旱的時候沒水,現在一次性解決了村莊環境、灌溉水源和下游210畝高標準農田的灌溉問題。
此外,針對2023年甘露鎮前山村肖家水庫灌區下游300畝在建高標準農田未進行水源加固整治的問題,共青城市統籌整合有關資金18萬元用于山塘改造,改善灌溉條件,助力增產增收,保障糧食安全;建立與投融資體制相適應的農業水費收費機制,重點包裝全市109座山塘整治項目,成功申報專項債1900萬元,將2024年700畝、2025年1000畝整治任務以及六頭垅宋家山塘納入該項目實施范圍。目前,百座山塘項目已基本完工。
責任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