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紅色基因 百年傳承
實踐:多維融合 特色育人
創新:國防教育 品牌引領
學校致力于打造“少年軍校”“甘特吾中隊”“紅星班”“軍校共建”等特色文化品牌,努力構建起多維立體的國防教育體系。
該校與縣人武部為常態共建單位,2024年又與海軍某部陸戰隊結為共建單位,豐富了國防教育的“場景實踐”。這種軍校共建的模式,讓同學們走出課堂,走進軍營,親身感受軍人的生活和訓練,讓他們對國防事業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和切實的了解。孩子們與海軍戰士書信、視頻對話,將課本上的國防知識轉化為真實可感的體驗。
成效:育人碩果 社會贊譽 學校依托秋收起義紀念館等本縣紅色資源,通過在建黨節、建軍節、國慶節、抗戰勝利紀念日等這些特殊的日子里開展主題教育,讓學生們觸摸歷史的溫度,感受家國情懷。這種教育模式,為其他學校提供了借鑒和示范。它將紅色教育與傳統節日、紀念日相結合,形成了一套系統的教育體系,讓紅色文化在學生們的心中生根發芽。 近年來,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該校特色校園文化建設不斷取得可喜成果。2021年,學校組織全省六校同上一堂黨史課“沙畫繪黨史 童心永向黨”主題活動,該節現場直播課點擊率為全省第一,并在新華網發布。學校利用讀書節、藝術節等校園節日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節日活動,如精心編排紅色繪本、紅色故事演講比賽等,通過各種創意活動,吸引學生廣泛參與。多名學生榮獲省市“優秀少先隊員”“新時代好少年”“四星章少年”等稱號,其中李雨常同學在2022年被評為“全國優秀少先隊員”,同年,甘特吾中隊三(2)中隊被評為全國“紅領巾”中隊。 這些成果的取得,充分展示了學生們在紅色文化和國防教育的熏陶下,在思想道德、綜合素質等方面的全面提升。 學校的特色校園文化建設產生了積極影響,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贊譽。2019年,該校少先隊員黃盧嬌在校園“國歌響起·自覺敬禮”的瞬間被央視報道,體現了德育內化于行的成果。2018年,省市各大媒體對該校胡錦民同學堅持擦洗公交站臺候車座椅事跡進行了報道。近兩年,多位學生的講紅色故事、唱紅歌、演講比賽等活動作品被選入學習強國展示,見證著紅色基因的童心表達。 學校的特色校園文化發展得到了各級部門的充分肯定,影響力不斷擴大,2023年學校獲得全國國防教育示范學校、2024年獲得江西省紅色基因傳承示范學校等榮譽。 展望:守正創新 行穩致遠 修水縣第一小學在特色校園文化建設的道路上,雖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這只是一個新的起點。該校將繼續秉承“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賡續紅色薪火,培育時代新苗,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教育力量!
來源:修水縣第一小學 投稿
已有 0 人贊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