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項目化學習沃土,賦能語文育核心素養——潯陽區湖濱桃園小學教師赴北京師范大學參加基于教材的嵌入式項目化學習工作坊培訓
九江新聞網訊(賀雨莘)7月1日至5日,潯陽區湖濱桃園小學張嵐、賀雨莘兩位教師赴京參加由北京師范大學校長培訓學院舉辦為期五天的“基于教材的嵌入式項目化學習工作坊(小學語文學科)”培訓活動。來自全國優質學校的 103名小學語文教師齊聚一堂,圍繞教材與項目化學習的深度融合展開沉浸式研修。
在開班儀式致辭中,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培訓學院暨校長培訓學院院長陳鎖明以語文教材中的具體課文為例,提出教師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除了要完成課標、教材要求的基本內容之外,更應關注可供學生高位發展的內容,要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系統思維。希望全體學員將所學、所悟、所獲帶回各自學校,成為基于教材內容開展項目化學習的“火種”,點燃更多多樣態課堂,學院將持續為老師們搭建交流、展示與提升的平臺,共同推進教育的高質量發展,為教育強國建設貢獻更多力量。
7月2日上午,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副教授姚穎以《項目化學習的學習本質與項目特質》為主題,從理論層面剖析項目化學習與核心素養培育的內在關聯。她從專業角度提出,項目化學習不是簡單的任務疊加,而是通過真實驅動性問題,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實現知識的意義建構。講座中,姚教授結合語文課程標準,對比傳統教學與項目化學習的差異,為教師建立起清晰的理論認知框架。
7月2日下午,北京市朝陽區教育科學研究院小學教研部副主任孟青帶來講座《學科中的項目化學習方案設計——基于對人教版統編小學語文教材內容的分析》。她用一個個生動的跨學科案例,展示如何從教材單元導語、課后習題中提取項目主題,設計驅動性任務。
7月3日上午,姚穎再次登臺,以《跨學科項目化學習案例設計與應用探究》為題,分享多個小學語文跨學科實踐案例,生動詮釋了如何通過教材單元主題撬動多學科知識整合,為接下來的分組工作坊研討提供了實踐范本。
7月3日下午至4日,培訓進入核心環節——項目化學習方案設計工作坊。在專家們的指導下,學員以學習共同體為單位,圍繞人教版教材單篇或某一單元展開方案設計,本組老師們在一起討論、設計、修改方案的過程中,思維的火花不斷碰撞。大家各抒己見,從不同的角度提出想法和建議,對項目方案進行反復推敲和完善。
通過 “理論建構——案例剖析——實操設計——成果展示” 的閉環設計,為教師破解項目化學習實施難題提供了系統性解決方案,更讓大家在今后教學中思考:教學革新不必舍近求遠,深耕教材文本,用項目化學習激活學生的探究熱情,便是核心素養落地的有效路徑。
(張嵐老師及組員共同策劃一場面對學弟學妹的漢字游園會)
(賀雨莘老師及組員依托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設計《執筆寫美景 化身小向導》項目化學習方案)
本次工作坊參訓教師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設計了多樣化的單元項目化學習和跨學科項目化學習活動,多組以文化的角度探求核心知識,做到了“基于教材、超越教材”,將語文學習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社會發展緊密相連,是推動核心素養在小學語文課堂落地的有效路徑。
未來在面對項目化學習如何更好地服務語文教學這個問題上,老師們將進行不斷地實踐、學習和探索,使項目化學習能夠更好地服務于語文教學,凸顯實踐價值,從學科育人到科學育人,實現共建、共享、共創、共成長。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