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 者 按
5月23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會上傳達了習近平總書記對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大會上,我市15家單位、14個村鎮受到表彰。即日起,本專題將展播它們在文明創建方面的經驗做法、進展成效。
今天推出第十二期——全國文明村鎮武寧縣宋溪鎮王埠村,讓我們一起看看它的“文明范”。
武寧縣宋溪鎮王埠村
“金色”產業富村民
王埠村臍橙園
“綠色”旅游美鄉村
王埠村的美,是一種能讓人心靈寧靜、放慢腳步的美。村里巧妙地將甜果園、桂花谷與鄉愁記憶館、紅色傳承紀念館串聯成一條獨特的旅游線路。春末摘枇杷,夏天采楊梅,秋天賞桂花,冬天摘臍橙、嘗農家年豬飯。每逢周末,親子家庭在田間挖紅薯,享受親子時光;年輕人在湖邊悠然垂釣,感受大自然的寧靜;老人們坐在鄉愁記憶館前,與游客嘮著當年的農事,訴說著歲月的故事。
為了守護這份美好,王埠村大力提升基礎設施建設,構建起便捷的村內交通網絡,路燈換成了節能環保的太陽能燈,山塘也煥然一新……如今的王埠村,春天有白鷺在稻田翩翩起舞,秋天有桂花香氣彌漫村巷,成為了周邊市民朋友圈里的“網紅打卡地”。
“紅色”文化潤心田
外地學子到紅色傳承紀念館開展紅色研學
王埠村積極探索紅色文化浸潤與基層治理創新的融合路徑,構建“紅色傳承紀念館+巾幗大講堂+鄉愁記憶館”三位一體布局,形成“歷史教育+黨性錘煉+文化傳承”的教育模式,近年來已接待參觀旅游團體220余批次,實現了紅色文化傳承與鄉村振興的同頻共振。依托常住人口中婦女占比突出的特點,創新打造“巾幗心向黨、揚帆新征程”黨建品牌,以婦女群體為核心抓手,通過女黨員率先垂范、婦女群眾廣泛參與的方式,有效促進了移民群體與本土村民的思想融合。
如今的王埠村,已成為集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宣講、紅色文化研究、初心使命踐行、黨員干部培訓于一體的綜合性教育基地。
“三治融合”促和諧
結合傳統假日開展文化活動
王埠村堅持德治、法治、自治相融合,積極探索推進鄉風文明建設善治之路。通過志愿服務、文明講座和家風課堂等活動,引導村民群眾自覺抵制封建迷信,杜絕黃賭毒,破除陳規陋習,反對婚喪事大操大辦,涵養文明新風。充分發揮女黨員帶頭作用,鼓勵婦女參與矛盾糾紛排查調解,通過“拉家常式走訪”“情感化溝通”等柔性方式,將矛盾化解在庭院炕頭,展現出“巾幗力量”。以豐富群眾性文化為切入點,通過小品“演”、詩歌“頌”、故事“講”、共同“唱”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文化活動,引導村民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
如今的王埠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一幅鄉村振興的美好畫卷正徐徐展開。未來,王埠村將繼續深化“三色三治”發展模式,不斷探索創新,向著更加美好的明天奮勇前行,努力成為鄉村振興的典范,讓這片土地綻放出更加絢爛的光彩。
來源:武寧縣 投稿
已有 0 人贊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