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毛片久久久久久久-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久久-国产精品无码AV无码-97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全國文明城市的氣質是怎樣養成的?九江告訴你!
    日期: 2025-07-15          來源: 江西日報          訪問量: 0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全國文明城市的氣質

    是怎樣養成的?

    CIVILIZED CITY
    九江告訴你

    夏日清晨,九江市甘棠公園內,晨練的老人們打著太極拳。78歲的退役軍人胡大志像往常一樣,仔細擦拭著革命烈士紀念塔的護欄,從2014年開始,無論寒暑風雨,他每天都來義務清掃,用最樸素的方式守護著這片烈士長眠地。

    “這幾年,九江變化真大!街道更敞亮了,路上看不到垃圾,車也停得規規矩矩的。”在胡大志看來,這種觸手可及的“文明溫度”,正是這座新晉“全國文明城市”的生動注腳。

    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厚重底蘊,到“國際濕地城市”的生態名片;從“國家衛生城市”的精細管理,到“全國海綿城市”的創新實踐……這座贛北古城以十年磨一劍的韌勁,讓精神文明建設成為一場全民接力,描繪出一幅“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動人圖景。


    圖片
    長江國家文化公園九江城區段


    圖片
    CIVILIZED CITY
    從“城市面子”到“幸福里子”

    圖片

    6月30日晚,“德潤贛鄱·紅土地上好村晚”暨“村之韻 通未來”廬山市溫泉鎮通書院村群眾文藝演出火熱上演。


    城市文明建設,不僅關乎一座城市功能品質提升的“面子”,更牽系著千家萬戶民生福祉的“里子”。

    夜幕降臨,潯陽區甘棠街道岳師門社區坤銘小區里,一盞盞新裝的樓道燈次第亮起,195戶居民告別了“摸黑”的日子。

    作為一個房齡有32年的小區,坤銘小區曾經有著所有老舊小區的通病:基礎設施陳舊、缺失。前幾年,小區的一些樓道黑漆漆的,居民夜晚出行極為不便。有些居民只好自己拉線,在樓道裝燈,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點亮樓道燈,成了坤銘小區居民多年的心愿。為了把好事辦實、實事辦好,九江市在廣泛征求居民群眾意見建議的基礎上,堅持分類施策、循序推進。“當時,潯陽區城市管理局派了工作人員對小區進行摸排,幾天時間就把整個坤銘小區的樓道燈裝好了。”岳師門社區黨支部書記雷蓓說,去年年底,坤銘小區里的樓道燈全部亮了起來。

    “再也不用摸黑找鑰匙了!”居民們在微信群里分享著喜悅,這些對話至今仍保存在雷蓓的手機里。從解決“一件事”到辦好“一類事”延伸:潯陽區開展邊街小巷、老舊小區、開放式小區、物業小區照明亮化改造;九江經開區專門設立20萬元專項經費,為“亮燈”工作提供專項資金保障;柴桑區將老舊小區的老化電線同步更換。2.2萬余盞溫暖的燈,覆蓋681個小區,讓8萬余名居民受益。

    當便捷和舒心成為城市“最小單元”的底色,城市更新也按下了“快進鍵”。圍繞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九江把城市發展的答卷寫在百姓日常生活的細微處。

    創建文明城市以來,九江市新建城市道路66.89公里、改造城市道路30.2萬平方米、整治背街小巷123條;中心城區新增停車場48個、機動車停車泊位1.5萬余個,行政企事業單位為市民提供周末和夜間停車泊位9700余個;中心城區累計改造提升老舊小區210個,新建改建農貿市場23家,建設完整社區16個……一組組數據背后,跳動著“民生脈搏”,傳遞著文明城市的“幸福指數”。


    圖片
    CIVILIZED CITY
    從“文明培育”到“成風化俗”

    圖片

    騎行戴頭盔成安全出行標配


    日前,九江市政務服務中心推出“幫代辦上門服務”清單,為高齡、殘障、重病臥床等特殊群體提供幫代辦服務和上門服務,服務推出后獲得各種好評。

    孫大爺年事已高,行動不便,無法親自前往政務服務大廳辦理業務。接到求助電話后,九江市政務服務中心立即協同不動產登記中心工作人員,帶著全套辦理材料來到老人家中。工作人員一邊輕聲細語地講解流程,一邊耐心協助老人完成表格填寫和身份核驗。原本需要到中心現場辦理的業務,在老人的家中就完成了。

    “一個電話就解決了大問題,你們想得真周到!”孫大爺的話道出了政務服務的溫度。

    這樣溫馨的場景遍布贛北大地——

    在九江主城區,1497名專職網格員活躍在基層各個角落,“有問題找網格員,很快就能解決”已成為共識。

    九江從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基層一線工作人員中,聘請540名責任心強、業務素質高的骨干作為監督員,就近開展文明監督活動,先后解決各類問題2.59萬個。暢通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文明創建群眾監督平臺,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滿意率達99.52%。

    九江市先后頒布實施了《九江市城區煙花爆竹燃放管理條例》《九江市城市市容管理條例》《九江市城市道路通行管理條例》等多項法律法規和城市建設管理標準,使城市文明有據可依、有規可循。交管部門加強執法管理,提升市民的文明交通意識,頭盔佩戴率由40%提升到90%以上,機動車文明禮讓率由不足30%提升到90%以上。

    斑馬線前,“車讓人”成為常態;旅游出行,有序排隊成為普遍風氣;光盤行動,成為市民就餐的自覺選擇;小區院落,居民停車井然有序……從政務服務到社區治理,從交通出行到日常生活,文明新風已悄然改變了整座城市。市民紛紛表示,以前總覺得創建文明城市是別人的事,和自己無關;現在大家都感覺到這就是自己的事,文明行為成了大家的自覺行動。


    圖片
    CIVILIZED CITY
    從“典型引領”到“群星璀璨”

    圖片
    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好人榜”發布儀式暨全國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在中華賢母園舉辦。

    20余年扎根橋梁焊接一線,攻克30項技術難關,取得20項創新成果,多項工藝填補國內空白;參與60多座國內外一流橋梁工程的焊接及前期試驗,參與共建“一帶一路”重點工程孟加拉國帕德瑪大橋鋼管樁焊接,創造多項橋梁建造世界紀錄……2024年底,中鐵九橋工程有限公司電焊工、高級技師王中美憑借卓越的技術實力和創新精神,入圍第九屆全國道德模范候選人。

    道德模范不是遙不可及的“明星”,而是可親可學的身邊人。近年來,九江涌現出中國好人58名、江西好人131名;全國文明單位25家、全國文明村鎮23家、全國文明校園5家,王中美、袁清山、陳杏蓮等一大批極具影響力的先進典型走進了大眾的視線。

    好人好事的點點星光,匯聚成照亮城市文明的璀璨星河。通過“文明家庭”“九江好人”等評選活動,九江積極發掘“身邊榜樣”,讓善行義舉口口相傳,形成“培育一個、帶動一批、影響一片”的輻射效應。同時,出臺典型禮遇辦法,給予各級禮遇資金270萬元,發放免費體檢卡、公交卡1600人次,走訪慰問幫扶生活困難的道德模范、“身邊好人”400人次,讓榜樣切實感受到社會的尊重與關愛。


    640.png
    全國文明村鎮修水縣杭口鎮雙井村


    如今,漫步九江,文明風景處處可見:潯城志警的“紅馬甲”在校門口撐起“平安傘”,守護校園安全;九江供電的“小紅帽”以專業服務溫暖千家萬戶,“紅色蒲公英”志愿者穿街走巷傳遞文明新風……6217支志愿服務隊、70.72萬名志愿者活躍在城市各個角落,一個個志愿服務品牌的創立,一次次暖心善舉的傳遞,讓文明之花在每個九江人心中生根發芽。

    九江以先進典型為引領,以陣地建設為保障,厚植文明沃土,培育時代新風。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如雨后春筍般涌現,16個實踐中心、217個實踐所、2240個實踐站相繼建成,并延伸拓展出7011個文明實踐點(基地、廣場)。這些文明實踐陣地,成為傳播新思想、弘揚新風尚的重要平臺。(周亞婧)




    已有 0 人贊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