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豐收采摘忙
九江新聞網訊(潘成 九江日報全媒記者 孔穎)盛夏時節,瓜果飄香。在共青城市強勝家庭農場的田壟間,飽滿壯碩的黑皮冬瓜正迎來豐收季。農戶們穿梭在藤蔓交織的竹架間,忙著采摘、分揀、裝車,新鮮的冬瓜從田間直達市場,一派繁忙又充滿生機的豐收圖景在眼前鋪展。
7月28日上午,走進強勝家庭農場的冬瓜地,連片的綠色藤蔓沿著竹架向上攀爬,一個個墨綠油亮的黑皮冬瓜懸掛其間,像綴在綠簾上的“翡翠燈籠”。
“小心點托住瓜底,別蹭到藤葉!”農戶們分工有序,有的摘下成熟的冬瓜,小心傳遞到田埂;有的將冬瓜整齊碼放在三輪車上,沿著田埂送往貨車旁;還有人負責給冬瓜套上防護網,避免運輸中磕碰。三輪車引擎聲、農戶們的交談聲與瓜葉的沙沙聲交織在一起,奏響豐收的樂章。
“這些都是從海南引進的吊冬瓜品種,從4月栽種到現在已經100多天了。”農場負責人潘龍龍蹲在田邊,用手拍了拍身旁一個足有半人高的冬瓜,“看這品相,表皮光滑沒有黃斑,全靠咱們的立體化搭架技術,讓每個冬瓜都能曬到太陽,還不會壓壞藤蔓。”他介紹,農場采用吊種技術后,每畝能種650至700棵苗,每棵結一個瓜,單瓜重量普遍在35斤左右,畝產輕松突破2萬斤。按此計算,9畝地總產量近20萬斤。
當天上午,農場已采收冬瓜兩萬三四千斤,正陸續發往南昌批發市場;下午還要采摘一批,供應周邊超市和批發部。能有這樣的收成,離不開種植技術的升級。潘龍龍介紹,農場通過農機起高壟、搭架吊瓜,配合地膜覆蓋和滴灌帶灌溉,實現了精準控溫、控水。“以前平地種瓜容易爛根,現在高壟加滴灌,既防澇又省水;搭架吊起來,通風透光好,病蟲害也少了。”潘龍龍說,這種科學種植模式不僅提升了冬瓜的產量和品質,還讓黑皮冬瓜具備了“皮厚耐運”的優勢,能經受長途運輸,這也是產品能打入外地市場的關鍵。
如今,強勝家庭農場的黑皮冬瓜一年能種兩季,7月和11月前后是上市期,深受市場認可。“接下來打算再擴種20畝,帶動周邊農戶一起種,讓這‘黑翡翠’變成更多人的致富瓜。”潘龍龍望著田壟上的冬瓜,眼里滿是期待。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