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贛超東風 看九江市校園足球蓬勃發展之路
我市各地青少年足球運動如火如荼。(九江日報全媒記者 李濤淵 攝)
贛超的哨聲在賽場吹響,一支由九江校園足球澆灌成長的隊伍正奔跑在全省最高級別城市聯賽的舞臺上——此次九江隊50人大名單中,有31人來自九江校園足球體系。九江市校園足球蓄勢多年,如今在贛超舞臺上大放異彩。借助賽事熱度,回望九江校園足球發展全貌,一條普及與精英并舉、教學與競賽融合、教育與夢想同行的育人之路,正愈發清晰而堅定地鋪展開來。
校園足球:為贛超九江隊提供堅實支撐
本屆贛超九江隊的主教練,正是九江一中的體育教師冷烽。在前三輪的比賽中,聶皓天、楊晨、肖子風等出自九江校園足球的球員成功破門得分,成為九江隊的關鍵人物。來自田家炳實驗中學的球員易建行,也是這群“校園之星”的其中之一。易建行的母親向記者介紹,兒子小時候活潑好動,不喜歡寫作業,9歲那年跟著舅舅觀看了一場江西聯盛的比賽,從此便對足球產生了濃厚興趣。那時,他每天按時寫作業,只為早點完成任務去踢球,哪怕在家門口的小院子,他也能一個人踢得興致勃勃。
為了支持孩子的夢想,家人曾帶著他遠赴廣州富力青訓營訓練5年。青訓營解散后,母親帶他回九江四處打聽,最終通過田家炳實驗中學足球特色班的試訓后入學。從高一開始,易建行每天上午、晚上學習文化課程,下午投入專業訓練,“田家炳實驗中學管理很規范,學校訓練很專業,學習也有保障?!比缃?,易建行已順利考入廣州體育學院,“孩子能一直踢球,今后也能從事足球相關的工作,算是圓了夢想,我們也十分高興。”易建行的母親如此說。
這群出自校園的贛超球員,不僅擁有足球技藝,也承載著教育系統“立德樹人”的育人初心,體現了校園足球不僅培養球員,更培育全面發展的青年人才。
校園典范:九江市田家炳實驗中學、潯陽區湖濱小學雙星閃耀
在九江市校園足球的發展版圖中,田家炳實驗中學與湖濱小學是兩顆璀璨之星。
田家炳實驗中學自2015年獲批成為首批國家級校園足球特色學校以來,持續在制度設計、教學安排、師資配備和人才培育方面精耕細作。2018年,江西省足協在校掛牌設立“江西省青少年校園足球訓練基地”,2019年又被確定為“滿天星訓練營基地學?!?。學校設有高中、初中兩個學段的足球特色班,實行“雙班主任制”,分別由文化課教師與足球專業教練共同負責育人管理。在師資上,田家炳實驗中學擁有一支經驗豐富、專業資質齊全的教練團隊,包括4名中國足協D級及以上教練員、1名亞足聯B級教練、外聘1名中國足協D級教練,形成多元、穩定、高效的專業力量。“我們不僅教孩子踢球,也重視他們的學業,目的是更好地幫助他們實現夢想。”田家炳實驗中學副校長劉麗介紹,該校建有一座標準的11人制人工草皮足球場,訓練設施完善,管理體系規范,近年來不斷為高校、職業俱樂部及省市代表隊輸送人才,已成為我市校園足球的重要支撐力量。
湖濱小學則將校園足球的“啟蒙教育”做得扎實而生動。學校設有兩個足球社團——“精英特訓營”與“夢想啟航社”,分別面向高水平和初學階段的學生進行分層次培養。在訓練上實行“個性化成長檔案”,根據學生身體素質、技術特長與發展潛力制訂訓練計劃,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在適合的賽道上健康成長。
劉浩陽是湖濱小學六年級的學生,也是校園足球“星苗”中的佼佼者,他受父親影響,從小對足球充滿熱愛。“同年齡段的孩子沉迷動畫和打游戲,他只喜歡踢球,每天看視頻也只看足球的。”劉浩陽的母親如此說。劉浩陽是C羅的忠實球迷,因在同年齡段中技術出色,教練要求他穿10號球衣,可他只愿意身披偶像的7號,每次進球后他都模仿C羅標志性的慶祝動作。劉浩陽非常能吃苦,他曾因傷在床上躺了兩個月,胖了十幾斤,回歸訓練后,教練讓他每天穿著棉襖跑步5~10公里,他一聲都沒吭,咬牙堅持了下來。據劉浩陽的母親介紹,目前已經有多家職業青訓俱樂部向他發出了邀請,但家人們更希望孩子留在九江,在踢好校園足球的同時更好地兼顧文化教育。
湖濱小學每年還會舉辦校園足球節,結合啦啦操、海報設計、征文比賽等形式,營造濃厚氛圍,讓更多學生了解、喜愛、參與足球運動。通過扎實推進校園足球“低齡段普及”,湖濱小學已成為九江校園足球源頭活水,不斷向外輸送新鮮力量。
全面推進:系統布局、普及深化、人才輩出
記者從市教育局了解到,目前,我市已建成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133所、特色幼兒園8所,試點縣區2個(潯陽區、九江經開區),“滿天星”訓練營1個,市級訓練營基地校5所、分營1個(瑞昌青少年足球訓練基地)。全市各級學校共建有非標準足球場100塊、5人制場地124塊、7人制138塊、11人制68塊,基本滿足日常教學訓練所需。師資力量上,我市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已配備專職足球教師361人(含外聘),對照建設標準還在逐年增加配置,每年舉辦教練員資質提升培訓班,夯實足球教學訓練師資力量。
在教育教學方面,全市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嚴格落實課程要求,保證每周足球課不少于體育課總時數的三分之一,并由專業教練或合格體育教師執教。全市中小學參與足球運動的學生超過30萬人次。為提升訓練質量,全市各特色校普遍建立了班級隊、校隊和年級梯隊,不少學校還設有女子足球隊,訓練頻次穩定,寒暑假組織集訓,實現“精英選拔—重點培養”的閉環機制。目前全市校級足球隊已達160支,形成了良好的梯隊建設模式。
競賽體系方面,市教育局自2016年起構建起“市、縣、?!比壐傎愺w系,常態化組織班級賽、校際賽、縣級聯賽,并設立年度市級校園足球聯賽和“滿天星”精英賽。2024年,我市還將大學生賽事納入全市競賽體系,以“廬山杯”為品牌,打造大中小銜接式青少年足球聯賽平臺。近年來,我市校園足球在省內外重大賽事中屢創佳績:在江西省第十六屆運動會學校組比賽中,九江代表隊獲得高中男子組冠軍、女子組亞軍;在“江教傳媒”杯中小學生足球賽中,小學組奪冠、初中組獲季軍。在歷屆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夏令營中,九江已有近200人入選省級最佳陣容,30余人入選國家總營,4人入選校園足球國家少年隊,1人進入U17國家女子隊。三年來,市直中學共輸送66名足球特長生至全國重點體育高校。
市校足辦工作人員表示,這么多學生在贛超的賽場上競技,無疑是對我市校園足球工作的最大激勵,必將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參與到足球這項運動中來。從校園走向贛超,從“興趣”走向“成才”,九江的校園足球,正在一條腳踏實地、志在高遠的發展路徑上加速前行。未來,九江市將繼續推進校園足球普及深化、精英選拔、賽事體系與升學保障一體發展,打造具有九江特色的校園足球品牌,為中國足球培養更多根植于校園的“追風少年”。
(九江日報全媒記者 趙岑雨)
責任編輯: